新星匮乏 林李仍焦点--林丹无法承受的羽球发展之重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第101届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在英国伯明翰落下帷幕。尽管中国选手林丹在男单决赛中输给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说不上是什么冷门,却使中国队的整体战绩失色很多。在如今的中国羽毛球队,林丹是唯一有号召力的明星,他的表现往往也成为衡量中国队整体表现的主要依据。在年轻球员中难以发掘出具备足够实力和潜力的接替者,这也并不是现在的中国羽毛球队独有的现象,看看马来西亚、印尼、丹麦和韩国几支羽毛球传统强队的现状就可以发现,几个老面孔已在世界羽坛统治了多年,他们的表现依然是各国家队和世界大赛最主要的卖点。全英赛是世界羽坛历史最悠久的大赛,其地位也仅次于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不过,这项创办于英国的大赛如今却鲜见英国运动员的身影,本次比赛仅有男女各一名英国选手跻身男女单打正赛,且双双在首轮即遭淘汰,这也是羽毛球运动在其发源地——欧洲所面临的发展窘境。除了老牌羽毛球强国丹麦仍能勉强保持一定的水准外,其他欧洲国家的羽毛球发展水平日渐式微。
即使在亚洲,“造星”运动也陷于停滞。此次比赛最受关注的3大看点集中在3员老将身上——林丹能否成就全英赛的五冠纪录;李宗伟能否成功卫冕;陶菲克能否弥补全英赛冠军空缺的遗憾。
男单决赛最终在林丹和李宗伟之间展开,近几年“林李大战”几乎是男子羽坛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早几年,世界羽坛的主旋律则是“林陶大战”。
比赛的结果是中国队不愿看到的,林丹以0∶2输给李宗伟。在此前两人的交手纪录中,林丹以16胜7负占据上风。因此,马来西亚队对李宗伟此次的胜利欣喜若狂,马来西亚首相纳吉甚至要给予李宗伟特殊奖励。不过,李宗伟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却吐露出自己的忧虑,马来西亚男子羽毛球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不知道在他之后,马来西亚队是否还有力量来对抗中国队。
其实,中国男队在年轻队员的培养上虽不至于遭遇类似马来西亚队的危机,却同样不令人乐观。今年以来的三站超级赛,中国队在选派多名年轻选手参赛的情况下,唱主角的依然是林丹,除他之外,仅有谌龙和杜鹏宇各打入过一次男单四强,但未能晋级决赛。
近几年,在以陈金和谌龙为代表的中国年轻队员身上,再也看不到2003年前后,林丹崛起时的咄咄逼人之势,而当时林丹的年龄还小于现在中国队的年轻队员。
在印尼队和丹麦队,陶菲克和盖德的地位至今也无法被新一代选手撼动,盖德目前已是35岁,他可能也是欧洲男子羽坛最后一位世界顶级选手。
世界男子羽坛至少还有几位老将行走于江湖,在女子赛场上,当张宁和王晨退役之后,重量级的明星可能只剩下32岁的丹麦老将鲍恩(拉斯姆森),除此之外,就是一批像中国选手王适娴、王仪涵和汪鑫,日本选手广濑荣理子,印度选手内瓦尔,韩国选手裴延姝等缺少资历的小将,这个时代的领军人成为空缺,相比几年前,如今的女子羽坛显得星光黯淡。
羽毛球1992年进入奥运会,迄今不到20年,这20年里,世界羽毛球运动并未壮大,反而有萎缩的趋势。这几年,有关羽毛球被奥运会扫地出门的传言始终不断,并非空穴来风。
在很多羽毛球迷的记忆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巨星云集的时代,中国的“四大天王”,印尼的魏仁芳、王莲香夫妇,马来西亚的西德克兄弟,还有中国的叶钊颖、龚智超、韩国的方铢贤等,不过,近十年来,羽毛球的世界巨星的培养速度正在减缓,当“林李大战”成为羽毛球大赛最主要的看点时,这项运动的观赏性也在快速消失。
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一直对世界羽联的羽毛球运动发展决策颇有微词,近十年来,为限制中国队的优势,世界羽联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似乎就是为中国队制造麻烦。比如,此次全英赛的抽签结果就令李永波大为不满,中国参赛的6名女单选手竟然全部被分在了上半区,人为制造了中国队不可能提前锁定冠军的结果,中国队为了发泄不满,在女单第二轮比赛时宣布两名选手因伤弃权,使得另两名中国选手不战而胜。这样的恶性循环无疑进一步降低了羽毛球比赛的观赏性。
本次比赛,林丹又一次错失了五夺全英赛冠军的机会,但在李永波看来,“林丹想赢的比赛没有赢不了的”,这显示出林丹在当今羽坛的超强实力和自信,不过,“林丹时代”总有结束的一天,如果羽毛球比赛没有了林丹,没有了李宗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继续关注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