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更兼细雨(转)
初夏的垂柳舞着柔和的轻风,伴着绵绵的细雨,在绿肥红瘦的时节,轻轻向我走来。我喜欢细雨轻飘的日子,喜欢“小雨淅沥沥下个不停,像嘲笑我一片痴情”那小溪水一样叮叮咚咚的长流不已。这样飘雨的时节,可以在细雨中悠闲,可以懈怠,什么也不去做,只是静静的倚在淡蓝色的窗户前,双眸凝视着窗外,让所有的目光在某处驻留。窗外斜风伴着细雨,淅淅沥沥。室内音乐伴着心音,冷冷清清。此时的细雨蒙蒙,轻风舞雨,少了份“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悠闲,也没有“两三点雨山前”的急躁,更没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分离时无言的留恋……
我静静坐在窗前,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看着轻飘的细雨在外面的世界里轻盈地飞舞着。隔窗望见潮湿的大街上,一把把五彩的绸伞,似朵朵盛开的睡莲,在绵绵细雨中漂移。晶莹的雨珠在那朵朵睡莲上,轻轻的跳跃,滑落,一起一落,恰似对对神圣、优美的舞者,在美丽着城市的风景。在“大珠小珠落玉盘”那雨滴滑落的委婉乐曲伴奏下,舞出了《三月里的小雨》似水的柔情;舞出了《六月的雨》淡淡的美丽;舞出了《心雨》那不可触摸的思念……
初夏的陋室里,静坐在这疏雨打湿情怀的午后,在雨的心情铺展在没有阳光的阴天下晾晒的黄昏,静坐在寂静的陋室中,斜依在茶色的窗户边,捧一卷唐诗宋词,细细品读那藏匿于悠久的几千年历史的背后,让静如止水的心情,在雨帘深锁历史长河中,跨越时空去感受着古人那“欲说还休”的点点离情别绪。诗中听雨,仿佛能聆听到这千百年来的哀怨情愁……
电脑里播放着中州古曲,筝独奏《蕉窗夜雨》。这首曲子配的是宋词,陆游妾某氏《生查子》:“只知愁上眉,不知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逗晓理残妆,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流连住。”那曲中的静谧、安适的意境,仿佛让人行走于无法计算的若干年前的蒙蒙细雨中。
一颗静心轻轻走进绵绵细雨中,让自己的静心沉浸在与古人的交谈中。在与古人的倾心交谈中,我听到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分别时的柔情和依恋;感受了“绕廊倚槛更惆怅,微雨轻寒花落时”的怅惘;看见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时那“起来慵自梳头”的倦容;领略了“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望美人不来的幽恨清愁;聆听了“桥边陌上无人识,雨湿烟合思万重”的沉重;体会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离愁别绪的悲凉……
四周盈耳的雨声,与黄昏时初起的雨雾一起,把忧郁的心境幻化成诗意。厚重的卷帛中,一切的一切,都淹没在这无边的纷飞细雨里。轻吟着“少年听雨歌楼上,中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诗句,伫立在窗前静静地听雨,慢慢品味着这初夏细雨的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细细密密、飘飘洒洒、轻轻扬扬、缠缠绵绵……
初夏的细雨,带我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忆了触动我心弦的某处,搁置了一份永远的刻骨铭心,也让我品出人生的复杂滋味。这细雨荡涤了我的纷繁芜杂,还给我一份澄清的碧蓝。静如止水的心情漫步在轻柔的细雨中,尽情欣赏着雨的舞姿,倾听着雨的心声。
黄昏时候,窗外还是雨丝轻舞,仍旧是雨姿摇曳,依然雨声淅沥。把手伸出窗外,接了几滴飘飞的细雨,放在略施色彩的唇下轻吻。轻轻吸了吸细雨的清新气息,我情不自禁地念了一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