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医可以治本,西医只能治标
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已经认识到微观与整体的矛盾,其“不相容原理”认为:“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我们使它精确的能力必将减少,在达到一定的阈值以上时,复杂性和精确性将互相排斥。”将这一原理引入医学领域,同样正确!在西医盛行的今天,中医理论在很多眼里成了过时和落后的象征,他们认为中医没有先进的生化、影响检查仪器,又没有西医学严谨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医学理论,仅是凭医生的询问和三个手指的诊脉怎么能做到正确的诊断呢?事实果真如此吗?相信您看了下面的论述,您自然就会明白。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中单个器官功能强弱或是物质水平的高低都不能代表其整体面貌,只有将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可能得到最科学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从“不相容原理”可知,人体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复杂性应该超过任何现有的事物,过分精细化的研究反而会使我们无法正确的认识它。中医通过特有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判断疾病对人体的整体平衡破坏的环节和程度,最后得到对疾病的本质性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研究,重视的是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机体整体平衡的失调,至于平衡失调后脏器组织会出现哪些微观的变化,中医并不看重,它并不是疾病的本质和关键,所以完全可以忽略它。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来了解疾病往往比检查、化验更能准确地抓住疾病的本质。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气温低的时候,把手暴露在空气中会觉得冷,我们很自然的去戴手套、烤火,来消除手的寒冷感觉。这其实就类似于一个简单的辨证施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寒冷刺激是引起机体不适的原因,手冷是机体在寒冷刺激下的外在表现,通过主观感受,我们能直接判断导致人体不适的原因是寒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假如我们手冷,要先去化验、做检查,看看什么指标不正常,再考虑如何去处理,我猜任何人都会觉得是个大笑话。 西医诊断主要依赖检查和化验,但它们反映的是人体各脏腑、各物质成分在当时的一种状态和现象,也就是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后果。如果把这个结果当成疾病的本质,那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就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打个比方,炉子上有一壶烧开的水,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温度,如果把沸腾的水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请问:是什么使水沸腾?是水的温度还是炉子下面的火?当然是火!来临床上常见的胃炎来说,胃痛,胃部不适就好比是沸腾的水,它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黏膜充血、局部糜烂就好比是水温,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得到这样的结果。那样这个结果是不是就是胃痛的本质?明显不是!它只是胃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功能失调后的一个结果。如果将胃镜检查的结果作为用药和治疗的依据,就好比是通过给水壶里加冷水而希望水不沸腾一样,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就拿肿瘤治疗来说,西医主导的手术、放疗、化疗永远处理的是肿瘤的结果,无法解决其病因。拿蘑菇比作肿瘤,西医想通过刀割、喷洒农药来不让它生长,而不是改变蘑菇生长的潮湿、腐木的环境,蘑菇当然除不净。中医怎么处理呢,直接把蘑菇生长的腐朽木头换成水泥地,蘑菇自己就死了。 中医和西医都是人们在长期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科学,但却是走了截然相反的道路。西医以“原子论”为指导,强调微观和精确,甚至到了纳米水平,貌似很先进,但却无法正确的认识疾病,很好的治疗它,一味治疗人的病,忽略了得病的人。生活中常常见到大病一场的人虽然病好了,但整个人的体质远远不如生病之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精确于模糊的优劣,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可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这句话就明确提出了宇宙万物的无限可分性,由十推百,由千推万,永无止境。用这样的方法来探讨宇宙和生命科学是不适宜的。正如《道德经》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考虑问题的思路应该靠近“一”,而非“三”或者“万物”。
罗里啰嗦写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中医是科学的,中医没那么玄乎。中医有五千年的传承,有五千年的理论,有五千年的方法,有五千年的效验,有五千年的传奇,有五千年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两大贡献之一,为国粹之首。在西医盛行的当代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临床疗效,是医道而非医术!作为杏林学子,我们应该学好它,发扬它,用它来解除人们疾病的痛苦,做一名真正的中医,做一名符合《大医精诚》要求的中医! 中西医结合疗效好{:1_489:} 炎热的夏 发表于 2012-11-26 2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1_474:}{:1_471:}{:1_484:} {:soso_e154:} {:soso__9727917704697383364_4:}{:soso__1684426783926553764_2:} :em14::em14::em14::em14::em1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