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 发表于 2008-10-4 11:52

日知则明

日知则明
———读<日知录>之<宋世遗风>的收获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读书笔记,虽部分失传,但<宋世遗风>等卷尚好.我年青时候对顾的高调自负很不以为然,特别是他所谓的“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有王起者,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的狂妄,不敢苟同,于是便很少翻起他的书来.但三十岁之后,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长篇大论已经很少去读了,<日知录>的笔记性质便成了自己的睡觉之前的养神.但一读方知,真的别有洞天.特别是对于<宋世遗风>一卷记忆尤深,颇有感慨.
人过三十,是孔老夫子说的而立了,虽然自己也干了很多工作,但总觉得立的还很不够的,甚至还信誓旦旦地觉得:如果怎么怎么着,自己一定会立的更好.于是便抱怨起这个那个来,表情虽不变化但心情澎湃激然.这个时候,是顾老先生的<日知录>伴我走过长长的一段.特别是<宋世遗风>里的几句,对我的性格真的起到了过枉矫正的妙处.“忠不足以取信,故事事欲其自明;义不足以胜奸,故人人与之立敌”,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古人尚励勤为国,我们在和平时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我也忽然悟出,顾先生“公仆”意识的由来可能就此.
顾先生还讲到,在宋自宗的时候,他在位四十余年,“虽所用或非其人,而风俗醇厚,好尚端方”.我那个时候还在教学的一线工作,对一些所谓毛病突出的学生非常反感,有时恨不能一放了之.但看了顾先生的笔记之后,我对一个班级,特别是对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更特别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班级,就有了自己更深的理解.海纳百川,每个学生都既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也一定是有着自己最突出的特长的.我们什么时候也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也只有把我们这些学生的氛围“醇厚起来,好尚端方”起来,我们这些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学生才会得到健康的教育.
顾老先生还笔记道,“自王安石用事,陷溺人心,至今不自觉;人趋利而不知义,则主势日孤.”可见私利的危害!什么荣誉和待遇都是暂时的过眼烟云,只有健康的人格和负责端正的态度,才是一个人成长的真正内涵!以后的教学时间里,我很好的把握了这样的人生态度,特别注重了学生人格信念的培养.现在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我虽然早因身体原因离开教学岗位了,但我的学生们每当来看我的时,还总是不忘提起我当年对荣誉地位的轻视.但我还能跟他们讲什么呢?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很多单位的骨干了,也学会了“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道理.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最值钱的财富啊!

曦儿 发表于 2008-10-4 21:05

:em14: :em14: 。。。。。。。。。。。。。。。

全都是你 发表于 2008-10-4 21:42

。。。。。。。。。。。。

凤姐 发表于 2008-10-5 08:25

http://lqh5835.blog.163.com/blog/static/22852212008957582130/edi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知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