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剖腹产宝宝的必修课—感觉统合训练
本帖最后由 锂铜 于 2014-3-18 13:44 编辑三岁的鹏鹏上幼儿园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早上总是大哭不止,从离开家哭到进教室,只有在哭累的时候才肯停一会儿,他的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很着急。
冰冰是个快五岁的小女孩儿,在幼儿园里参加集体活动,动作常常显得比别人慢,站队的时候别人经常会挤到她,她也很想站一次第一名的位置,可总是被别人抢先。
以上两个故事均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素材,两位小朋友的家长都为孩子的发展感到焦虑,他们在“求医访药”的过程中得到了专家的指导:孩子存在明显的感觉统合失调,主因是:鹏鹏是剖腹产儿童,冰冰则出生时早产了一个月,也是剖腹产。他们都需要参加专业的、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来矫正。
那么,早产、剖腹产为什么对一部分儿童的发展造成阻碍呢?它们真的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主因吗?
每个妈妈在生宝宝的时候,如果不选择薄薄的肚皮,而选择主要由骨架和盆骨构成的产道,使分娩的过程充满着痛苦与风险,也许有人会问:这样做合理吗?在医学角度,刚才提到的做法被称为“正常分娩”,剖腹产就算是“非正常分娩”了。孩子出生的时候,经过产道的充分挤压,多数情况下以头位娩出,在此过程中,孩子全身的触觉神经(全身皮肤是触觉器官)和关节神经相当于受到了一次“总动员”,末梢神经的敏锐度和关节神经的灵活度得到了最基础也是重要的一次考验和训练,这一“课”是其它任何手段无法替代的,反之,产妇因种种原因选择了剖腹生产,也就意味着孩子缺了最重要的“一堂课”——这会导致后天的触觉发育有欠缺,脾气暴躁、爱哭、适应能力不佳都是表征,鹏鹏的行为即是因此;还会影响孩子本体感(骨骼、关节和韧带是本体器官)的发展,笨手笨脚、不敢表现、胆小是主要特征,冰冰的早产还表明她的感觉统合系统根本没有发育完全,如果深入了解,冰冰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该也有点问题。
剖腹产的孩子大约有六成以上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诸多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粘人、坐立不安、怕生、怕黑、偏食、挑食,最让人头疼的是:在某些场合下,有能力也不敢或不愿表现。早产(预产期前三周出生)的孩子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会存在某些能力发展缓慢的现象,他们感统失调的平均程度会略低于剖腹产儿童,但涉及的范围会广一些。
早产、剖腹产的确是影响孩子感觉统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原因,但也切不可为此而大惊小怪,因为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地矫正孩子现存的感统失调现象,用快乐的游戏调动孩子们去运作身体的协调和情绪的平顺,只要坚持系统训练,就能补上孩子缺的那一课。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在康复保健机构、幼儿园和民办早教会馆中开展,但国内各类机构当下的感觉统合训练在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强度和深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大多数家长缺乏对课程质量的判断力,一般的判断标准是:最好是男老师任主教练,场地在100平方米左右,专用器械在30种以上,每课时不少于90分钟,对每名学员有专业的测评手段,可以提供一对一的特训等。
当然,走出家门参加感觉统合训练也不是包治百“病”的,感觉统合的概念实际上是很宽广的,可以外延到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和不同的年龄段,对于小朋友而言,最有价值的还在于家庭教育的“民主”与“科学”,有些年轻的母亲,在不是很必要的情况下就选择剖腹生产,这本身就是某种价值观的体现,她也许没想到:生产时的痛苦恰恰可以增加母子间的亲情,是为人母者责任心和创造力的升华;而小腹开刀常常会伤及肾脏体系的经络组织,对女性来讲,这种俗称的“伤元气”对日后的健康一定会有不良影响,研究表明,后遗症会一直影响到女性的更年期时期。
鹏鹏和冰冰的问题已经通过几期专业的感统训练课解决了,但我们希望将来尽量不要动辄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手段来帮助剖腹产儿童,准妈妈们最好还是选择自然分娩,因为对孩子的发展来讲,过多的“补救”就等于浪费。
补白:上文是我在专业领域正式发表的论文,在此原文照登,仅供对感统训练感兴趣的朋友参考,实际上“剖腹产”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剖宫产”,为方便阅读计,本文一称作“剖腹产”,今后再发文章我会沿用专业说法。
大叔 姥姥不让送 咋办 大家快来围观李彤 新号,从头来!
刷帖抓分,赚人气! “对每名学员有专业的测评手段,可以提供一对一的特训等。”这个是怎么做到的?发个问。 测评手段:正式在我的机构报名参加感统训练(周末班)的学员,在孩子的课程之外还有这些专业服务:1、家长参加一次感统讲座;2、对孩子进行一次“感统测评”,并向家长提交报告;3、给出训练规划,对每名正式学员的课程给出专业的跟踪和家长指导方案。一对一特训:参加感统训练的孩子中,大约有10%的孩子初期无法参与集体课程,那就要安排一对一的特别训练;发育迟滞、情绪障碍、脑瘫、亚斯伯格症和自闭症的孩子必须参加特训。 在哪里上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