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人在鲁甸灾区捐建流动图书馆 供当地孩子借阅
距离云南鲁甸8·3地震即将一周年,7月27日,记者获悉,东营市民捐书5000余册,与滨州、北京市民一起参与中国信德公益牵头的“情传鲁甸·爱织彩虹”公益活动,在鲁甸灾区建起一座流动图书馆。 “8月3日就是云南鲁甸地震一周年了,之前东营市民捐的衣物已经送到当地人手里,我们就考虑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帮助他们。”中国信德公益发起人“侠骨丹心”表示,出于这个原因,今年7月底,他们发起了“情传鲁甸·爱织彩虹”公益活动。东营市民对此反应迅速,不少东营家庭将家中孩子的读物捐了出来,经过筛选,再加上去年“全国扶贫日”、今年5月份大型公益募捐中东营市民捐出的图书,共计5000册运往鲁甸。这家图书馆被命名为中国信德公益图书馆彩虹分馆,将于8月3日开馆,以“流动书屋”的形式供当地孩子借阅,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与此同时,7月底,东营市民在今年5月9日、10日中国信德公益山东分社发起的“杏花春雨嘉言善行”公益募捐活动中所捐出的大部分爱心衣物也运抵鲁甸。此次物资运送历时近两个月,行程3000多公里,由云南志愿者陆续发放给了当地汉族、回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壮族、白族中的贫困群体。相关媒体链接:http://m.dongyingnews.cn/3g.jsp?news_url=http://news.dongyingnews.cn/system/2015/07/29/010559833.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3日,鲁甸地震一周年,而中国信德公益山东分社历时一年的时间,在东营组织募捐活动,为灾区孩子们募集了5000多册图书,在鲁甸昭通一农村建起了“民间流动图书馆”。“东营市民献出自己的爱心,把爱心物资交给信德公益,我们就应该让大家知道他们的爱心已经到达目的地。”中国信德公益发起人“侠骨丹心”告诉记者,此次在东营市民的帮助下才成功设立了昭通地区第一座民间公益图书馆,起名为“信德公益图书馆彩虹分馆”,而在鲁甸县设立了数个信德公益流动书屋。 据了解,图书馆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彩虹图书馆和流动书屋在大地震周年纪念日也就是8月3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记者电话联系彩虹图书馆的馆长撒兰奎,他告诉记者,图书馆一开放就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从今天上午开门,就有孩子在这里看出,就中午人少点,有些孩子回去吃了点饭,又接着跑回来了,这不四五点了,还不想走。”为了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看书的西方,撒兰奎让出自家的房子,当起了图书馆,“这个房子总面积能有130平,孩子们可以在任何地方看书,书的种类也很多,有不少孩子都说这是第一次无拘无束地看课外书。” “侠骨丹心”告诉记者:“图书馆的管理很宽松,孩子们可以自由借阅,只要看完能还回来就可以,当地百姓也可以走进图书馆看,给他们提供一个增长科技知识的场所,也鼓励孩子们早日摆脱阴影、奋发向上。”
齐鲁晚报报道:http://www.qlwb.com.cn/2015/0805/432218.shtml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个人空间的狭窄使阅读浮现了我们的眼前,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
人的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二件事就是:拒绝读书,忽视灵魂;拒绝运动,忽视健康。
成败中别浮躁,追来逐去,皆要消散,除了心之淡定,其它都是浮云。若怕,唯有让;若让,多是败;若败,只剩悔。前半生莫怕,后半世勿悔。别承载过甚,智者不惜死,懦夫苟且生。东西再好,你也无法长相拥有,不如常怀怜悯之心,常伸援助之手,常予温暖之爱,做人谋事,成矣。
多读书以养胆气, 少忧虑以养心气, 戒发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 惟谨慎以养神气, 顺时令以养元气, 须慷慨以养浩气, 胸豁达以养正气, 傲冰雪以养骨气, 当忍让以养和气, 应谦恭以养锐气, 莫怠懈以养志气。
{:1_489:}{:1_489:}{:1_48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