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ell
发表于 2015-9-22 22:20
2007年注册的老id,超级潜水员,敢情是在憋大招。一鸣惊人,继续看楼主大片。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02
谢谢关注,直播继续~~~~~~~~~~~~~~~~~~~~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04
各位看官,请先别急着提问,所有问题都会在后文中逐一解答。
只是每天20M的图片限制,需有待时日才行{:soso_e120:}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08
阳关遗址。 “老伙计”油耗再创佳绩。 西出阳关,终于摆脱了喧嚣的游客大军,肆意驰骋在寂静的塞外公路上,没有车流、没有人群、没有限速、没有一切,只有我自己。沿着梦中那条伸入天际的路,向着三十年前的回忆,一路疾驰而去。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10
第四章:探访故地 与古人诗句有所不同,我此行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是“西出阳关寻故地”。前文卖过一个关子,这一站,那个“阳关以西神秘的目的地”,是我儿时的记忆,原青海石油管理局所在地:冷湖。 我的童年,是随父母辗转于青海格尔木和冷湖间度过的。冷湖,这个不为世人熟知的地方,位于敦煌西南250公里左右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深处。在这里,我读完了小学;在这里,我生活了六年;在这里,定格了我的童年记忆。三十年了,那扎根在戈壁滩的儿时记忆始终魂牵梦绕、牵肠挂肚、挥之不去······ 于是,本次自驾规划的“青进”路线中,特意绕行了西宁—张掖—敦煌—冷湖—南八仙—大柴旦—格尔木,就是为了探访故地。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13
阿克塞、当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的大门。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15
当金山,属祁连山脉,海拔3600米,路况条件比达坂山要好得多。特别是翻过山口直奔冷湖的下山路段,是一段近三十公里、几乎笔直的柏油路面,这就是儿时记忆中那条“伸入天际的路”。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28
儿时的记忆,梦中的景象,此时分毫不差的呈现在我的面前。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29
戈壁滩上的明珠,苏干湖。跟“老伙计”合个影吧。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31
在通往苏干湖的路上,给我的“老伙计”拍摄了两张照片,细细看来,感觉颇有意境。就像人生,生活的道路上有时会阴云密布,但脚下的道路只有一条,勇敢面对,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蓦然回首,一切皆过眼云烟。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32
冷湖,三十年,我回来了。 原石油局老基地已经完全废弃,一片废墟。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40
在此之前,多少了解一些冷湖的现状,随着当地石油资源的几近枯竭,加之冷湖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石油局迁到了敦煌,原址大部分已经废弃。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这一切真实的呈现在眼前,情感上是很难接受的,本来就忐忑的心情瞬间填满了酸涩。 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把冷湖所有大大小小的街道仔仔细细的转了四圈,除了两栋建筑和蓝天白云,所有记忆中的场景荡然无存,连“依稀可辨”的机会也没给留下。 山坡上的饮用水罐。 原学校门口的门市部。据说因为是当年俄罗斯人所建,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才有幸得以保存。 原“四号学校”及教职工宿舍旧址,已被夷为平地,一条崭新的道路横贯其中。我一脸茫然地在“校门口”站了许久,一种莫名的无家可归的感觉涌上心头。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44
我登上镇子西边的雅丹地貌砂土山,这里可是当年我们小伙伴们的“游乐场”,经过三十年风吹日晒的风化侵蚀,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算是有了依稀可辨的感觉。 在制高点上,原学校、宿舍旧址上的废墟一览无余,再无半点当年的景象。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是茫然?是无助?是遗憾?还是思念?一种理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伴随着泪水宣泄而出。 时过境迁,蓝天白云依旧,冷湖却已不再是那个冷湖。也许,这就是一个念想,来了就了了,无所谓遗憾。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48
依依不舍的辞别冷湖,沿新修的210省道南下,目的地:马海,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 这段路程,已是柴达木盆地的最深处,是我此行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茫茫戈壁,无边无际。天空中乌云密布,过路的疾风骤雨如鬼魅般飘忽不定。 孤独,原来可以这么美!心如止水,从容前行。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49
一百多公里的路,只遇到了一辆车、两个人。不对,还有一间厕所。方圆百里杳无人烟,突然出现在路边的这座“豪华建筑”让我惊愕之余忍俊不禁。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卫生间,没有之一。 自然要光顾一下,不能辜负了建造者的一片苦心。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51
临行前,父母特意嘱咐我,到了马海,一定要找找当年他们青海建设兵团靠人拉肩扛建造的水利工程。几经寻访,找是找到了,但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当年的“生命线”已废弃多年。 风沙掩埋的水渠里,曾经流淌着父辈们的汗水、演绎着父辈们的青春,这是一段记录大西北建设开发的历史,这是一座铭刻一个时代印记的丰碑。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54
沿着当年父辈们骑着骆驼走过的道路向西,是一个叫做“南八仙”的地方。这里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雅丹地貌景观之一,因其奇特怪诞的地貌,飘忽不定的狂风,由于地形奇特而生成的诡秘瑟人的风声,再加上当地岩石富含铁质,地磁强大,常使罗盘失灵,导致无法辨别方向而迷路,又称“魔鬼城”。 1955年有八位南方来的女地质队员,为寻找石油资源进入这里,在迷宫般的风蚀残丘中跋涉测量,返回途中,遭遇沙尘暴迷失方向,永远长眠在这亘古的荒原。为纪念这八位光荣的女地质队员,在她们牺牲的地方就被称作了“南八仙”。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8:56
现如今,也只有石油人能在这荒蛮之地生根发芽。 良好的路况,造就了“神油耗”。此行油耗最低纪录诞生了。 南八仙出来,经鱼卡上柳格高速南下,就到了“青进”路线进藏的大本营,青海省格尔木市。到达格尔木,意味着进藏之旅正式拉开了序幕。在这里联系上了两位小学同学,同窗之情不细表。好好休整一番,购置食品饮用水、应急药品、氧气袋、检查车辆,学习注意事项,为进藏做好最后的准备。
谁是我?
发表于 2015-9-23 09:02
去开个小会,回来继续~~~~~~~~~~~~~~
水蓝泡泡
发表于 2015-9-23 09:39
羡慕啊!!!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