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当看到旅行达人cc带着她的1岁多的孩子感受莫干山里的度假屋、洱海边的临水客栈的风景时;当看到85后原本就热爱热爱攀岩的妈妈背着孩子去感受大自然时;当看到3岁的小女生已经开始学着妈妈攀岩、爬山、露营,样样在行时,我又开始想那个一直以来的问题:旅行对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http://img03.sogoucdn.com/v2/thumb/?appid=200547&url=http://p9.pstatp.com/large/288e000284533c28fcebhttp://img03.sogoucdn.com/v2/thumb/?appid=200547&url=http://p3.pstatp.com/large/288a0004db55fea6da38忽然想起看到香港迪斯尼睡美人城堡前的那场烟火盛宴,身体感受到潮水般的澎湃,至今想起来都感受到被征服的惊艳。那时遇到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生坐着我旁边,烟火结束时,看到她闭着眼睛,我就好奇:“为什么闭着眼睛呀?”她说:“我要把这些都记在脑子里。”听完我就整个人愣住了。这种在陌生环境中孩子最真实的感触,就着惊艳无垠的烟火和精致美妙的风景与人文,让我的心思在无意识里慢慢宽阔和细腻,化为一种内在的滋养,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都觉得有所鼓舞,有所沉淀。这种经历像是一颗种子种在那个小女生的心里,越是领略过各种波澜壮阔或细腻人文,她的内心也就越丰富,胸怀越开阔,越容易接纳各种各样的声音。http://img03.sogoucdn.com/v2/thumb/?appid=200547&url=http://p3.pstatp.com/large/288d00030a4c7699fe01http://img03.sogoucdn.com/v2/thumb/?appid=200547&url=http://p3.pstatp.com/large/288e0002845429a423db孩子会忘了旅行中你说的话,会忘了旅行中你做的事,但会记住旅行给他们的感受。我有个朋友从孩子2岁开始就每年都带着去旅行,渐渐地她发现,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好奇、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包容,也超乎她的想象。尤其是会带孩子去看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她觉得对孩子是种美的赏析和熏陶。当她观察到孩子看到喜欢的艺术作品会驻足很久,就把各国世界名画买临摹版贴在家里孩子视线看到的地方,后来孩子在伦敦国家画廊的梵高美术展中指着《向日葵》说“妈妈,看,我家也有。”朋友告诉我她当时眼眶一红,莫名的感动,觉得当年那些旅行并没有结束,还在一直带来着美好。“真正的世界不在你的书或地图中,而是在门外”,《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中如是说。旅行,是孩子感受世界最好的方式。我想朋友家的孩子对在异地看到熟悉的艺术作品这种认同感,会带给他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他探索世界的欲望也就更强。希望能够“感受更大的世界”这样的念头,会时时刻刻像潮水一样冲击着孩子的想法,内在的动力有了,他人生梦想的行程也就在路上了。所以,旅行对孩子由外而内的影响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如果你希望孩子获得内在力量的提升,那就不能为了旅行而旅行,和孩子一起去做个异乡人,去沉浸在不同的风景和人文里。旅行是孩子后天混血的过程,要尽可能地帮助他累积灵感的里程,让他感受独特的颜色、气味、声音、温度、食物、音乐、语言、艺术、美学和人的面孔。http://img03.sogoucdn.com/v2/thumb/?appid=200547&url=http://p3.pstatp.com/large/288d00030a4d075279a1http://img03.sogoucdn.com/v2/thumb/?appid=200547&url=http://p1.pstatp.com/large/28860004de6d6c7149c1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就连情绪的四大分类喜怒哀惧也是负面的多,孩子难免会受伤,难免会失望,难免会软弱,很喜欢宋怡慧在《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说的“当孩子软弱时,让他去旅行吧。”旅行和阅读一样,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找到自己与世界和解的方式。宋怡慧在里面说到:“每一本书,每一次旅行,都有可能让孩子蜕变。”孩子想要改变,想要获得勇气和力量,就带着他旅行,旅行就是最好的实验场,不停地打破孩子的原则、立场、架构、惯性,逼孩子离开习以为常的安逸,逼孩子去选择相信陌生人,逼孩子独立去思考,逼孩子更自由。旅行是孩子野蛮生长的方式。更加宝贵的是孩子在旅行时所遇到的各式各样“应变”,这些应变经验才是他的财富,孩子自己亲身体验的经历才会给他力量,给他勇气。陌生的困难的都能面对,还有什么是接受不了的呢?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小时候性格很内向,因为偶然的一次海外游学之旅,她要学会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学会看地图、认方向,找食物吃,交朋友等都要靠一个人解决,这时的她根本来不及害怕,必须拿出全部的勇气来面对陌生的环境。不能说旅行从此改变了她,而是这种经历会在她遇到困难时给她积极正面的力量,告诉她“她能行”。孩子总有低谷时期,旅行中的治愈力量会像海水一样把孩子的委屈、忧伤、软弱包容后,推向更远的远方,给孩子全新的角度去解决当下的问题。不是逃避,而是更为宽广。越远行,孩子越觉得世界丰富、自己的经历渺小。曾经过不去的坎,被放到广袤的世界、多样的生活和长远的人生河流里去考虑,也就变得不值一提。宋怡慧在《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说到“希望孩子有机会可以大胆地、认真地去规划一次旅行;希望他们去倾听岁月的声音,去找寻小时光中最惬意的那一段。就像吴若权在《每一次出发,都在找回自己》中所说。每一颗渴望漂泊的心,都有一生期盼靠岸的灵魂。然而,不停地向外出走,只能追求心智的成长要学着往内在迈进,才会真正获得心灵的成熟。”或许,我们没办法马上解孩子人生所有的疑惑,但是旅行中关怀和陪伴,或许能让他们更愿意担当,找到勇敢前进的那道曙光。日本摄影师星野道夫在《在漫长的旅途》里曾说“孩子时代看过的风景,会长留在脑海中。直至成人后面对人生的分岔路时,给予我们鼓励与勇气的,可能不是谁曾说过的话,而是那曾经看到的风景。”良好地和自己相处以及和自己珍惜的人相处,由内而外的旅行或许更能够帮助孩子面对自己,感受情绪的平复,感受生命和自然的热情。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曾经说过,“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从小开始的一种旅程是扩展生活的广度的起点”。未来,让更多的旅行,构成孩子与我们生命广度的一部分。{:1_489:}{:1_48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