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就是一部教育启示录--贾母的教子观
2019-2-28 09:32 编辑《红楼梦》就是一部教育启示录--贾母的教子观
高雅智慧的妈妈,儿孙满堂,福禄双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贾母?有个网友的回答是这样的:智慧一流,风度一流,审美一流,处世一流。作为《红楼梦》中的核心人物,贾母俨然成为一种风范,她的智慧、优雅、宽容、和善的形象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忍不住喜欢她,对照着她,修正自己。在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贾母像一股清流,反而鼓励女子多读些书。她带刘姥姥参观林黛玉房间时,刘姥姥“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以为是贾宝玉的房间。贾母却笑着指向林黛玉,说“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她并不是刻意显摆,而是对读书这件事儿由衷地喜爱。在贾元春入宫前,贾母便亲自教授她学识,也因此她才被选入宫中,由女史一步步晋升为妃。余下三春(迎春,探春,惜春),也是常年跟在贾母身边,“一处读书”。从而个个都颇有才华,迎春爱棋,惜春擅画,探春精通书法。正是贾母这种开明宽厚的教育态度,让孙女、孙子们才能有德有才,精神生活丰富而充足。除了读书写字,在为人处世方面,贾母更是处处做表率,身教与言传并行。作为四大家族中的侯门女儿,荣国公的媳妇,荣国府的老太君,她并没有豪门贵族的傲慢,反而待人亲切随和,尊重和怜惜每一个生命。清虚观打醮,一个翦蜡花的小道士不小心撞到了凤姐,被凤姐一巴掌打栽了,贾母知道后,忙说: “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并叫贾珍“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贾母身教与言传并行,虽是侯门千金,却不犯傲娇公主病,待人宽厚友善,怜老惜贫。从四大家族中的侯门女儿,到荣国公的长媳妇,自丈夫早亡后,她身负重任,一步步熬成家里的老太君。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位从封建社会制度下走出的旧式女子,虽识字不多,却有自己一套成熟的教育观,能力了得。如今,太多的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溺爱会造成孩子恃宠而骄的性情。宝玉虽是贾母的心头肉,也自小认真学习礼数,在外人面前规规矩矩,绝不放肆任性。心中有规矩,行事成方圆,贾母让宝玉明白家训背后源远流长的道理。贾母还培养出书香正派,得皇上重用的贾政;还有贾母最疼的女儿贾敏,王夫人说贾敏年轻时天人之姿,大家闺秀气度,才是最像贾母的人。贾家武人功名,贾母教出如此才情的贾敏,才能有林黛玉这样的外孙女。可以见得,一位优质的母亲,足以影响三代人的成长。席慕容说,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奠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贾母自幼家庭教育高级,赏过美景,品过美味,走过繁华,是见过世面的女子,品味自然不俗。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人生最重要的,是拥有制造快乐的能力。日子日复一日,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造就不同的,其实是你以何种心态、何种品味、何种情调去度过每一天。· 而贾母最懂生活情趣:品茶,她会特意关心水的来源,知是去年的雨水才品了半盏。听戏,她会别出心裁地隔着水听,因为“借着水音更好听”,让乐声穿林渡水,少了聒噪,多了纯净。中秋夜,她说“赏月在山上最好”,于是将全家人领到山顶上的大厅,月至中天,又道,“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这位“美精”不仅极为享受美,还引导红楼儿女们去亲近美、感受美、品鉴美,通过审美教育提升孩子的品味。所以贾母身边的孩子们,都有着高级的审美情趣与爱好,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教育。所以,由她教养长大的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才有了贾府中兴,烈火烹油的鼎盛。在封建礼教甚严的旧社会,贾母看得长远,以开放的态度教育子孙,即使在当今,也不失为一位优秀的家庭领导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