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啊 发表于 2024-10-21 17:08

让盐碱地变成米粮川 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2024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专家访谈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0月18日至20日,2024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召开,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要积极写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进一步提升盐碱地综合高效利用水平,切实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
为国家交上盐碱地综合利用满意答卷
——访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梅旭荣
中国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是我国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2022年12月,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旨在打造盐碱地技术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系统性突破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模式。如今,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进度如何,下一步重点攻坚方向是什么,这无疑是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此,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梅旭荣表示,2024年以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继续按照组织体系、科研攻关、人才队伍、总部基地和产业孵化体系“四条线”一体设计、同步推进的思路,加速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构建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网络提供了坚实保障。以构建全国盐碱地协同创新体系为例,初步形成了合纵连横的“1+3+16+N”全国盐碱地科技创新网络体系,实现了全国盐碱地优势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各类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各分中心、试验站、特色产业创新基地等分支机构,是国家盐碱地中心相关技术、模式向全国辐射的重要支点,其目标定位略有不同,“国家盐碱地中心致力于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总的来说,分中心与总部一道聚焦不同盐碱地类型技术创新,试验站聚焦长期定位观测与技术示范推广应用,特色产业创新基地聚焦产业培育。”梅旭荣说。
“作为盐碱地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我们将聚焦盐碱地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盐碱地生态化利用等技术领域,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为核心使命,突破一批盐碱地综合利用共性基础性技术与前沿性引领性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和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着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战略研究高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机制创新试验场、盐碱地综合利用产业新技术策源地和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引领我国乃至世界盐碱地现代农业技术变革,助推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实施。”谈及未来,梅旭荣表示。
(记者 任强)

改良作物品种提升盐碱地土壤肥力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草业研究室主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苜蓿育种岗位科学家 杨青川
盐碱地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的土地,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系难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因为高浓度的盐分产生的渗透压,使植物根系细胞失水,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东营市拥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以往,人们对盐碱地改造,是通过“改地适种”方式,即采用挖深沟加大水漫灌等办法降低盐碱度,但这种方法用水量大、成本较高,在当下淡水紧缺的情况下,大水漫灌也不现实。现在,科技人员转变了思路,从通过治理盐碱地来适应作物,选育耐盐碱作物来适应盐碱地转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草业研究室主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苜蓿育种岗位科学家杨青川就开始接触东营的畜牧业。
杨青川表示,大面积发展牧场、种植苜蓿,一方面可解决奶牛优质饲草需求,缓解饲草依赖进口的现状。另一方面,种植苜蓿收益要高于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作物,有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种植苜蓿还可以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盐碱含量,实现土壤肥力提升,利于后续粮食作物增产。
杨青川介绍,对于中度盐碱地的开发利用,科研团队一直在进行技术研究。比如,不断升级换代苜蓿品种提高产量,添加耐盐物质等。最早研究出的中苜1号在东营市、滨州市、沧州市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他说:“目前,新研究出的耐盐碱度更高、品质更好的中苜3号,可以在含盐量为千分之三及以上的中度盐碱地上种植;中苜5号在中度盐碱地上亩产可达到1吨,实现经济效益约3000元。”
除了品种的改良、更新换代,杨青川科研团队还研究与苜蓿匹配的根瘤菌及根瘤菌植物,综合良种、良法,同时加强管理,从而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成效。
(见习记者 张增文)“三良六字”破解盐碱地综合利用困局
——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吉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用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北分中心主任 梁正伟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怎样“以地适种”“以种适地”,让盐碱地焕发新生呢?
对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吉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用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北分中心主任梁正伟表示,要通过良田加良种加良法——“三良六字”破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作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北分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特别是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主要是系统研究东北盐碱地综合利用和产能提升。”
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主要障碍一是“以地适种”方面,如何消除土壤盐碱障碍。“盐碱地主要分为滨海盐碱地和内陆盐碱地,东营是典型的滨海盐碱地,主要含有氯化钠;东北盐碱地则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高,PH值一般在8.5-10.5之间,碱性强,农作物难以生长,产量低。所以,无论是滨海盐碱地还是内陆盐碱地,去盐碱化都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第一要素。”梁正伟指出,“以地适种”其实就是改造盐碱地,对盐碱地进行改土、培肥,将盐碱地改造成良田,在此基础上选择抗逆品种,进行种植。研究发现,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品种比种植不耐盐碱品种要增产30%以上。耐盐碱品种生产潜力大,而且同等条件下成本低。
梁正伟介绍,障碍二在于“以种适地”方面,主要包括种子品种和种植。种植非常重要,因为良田是不同的,还要配合良种,所以在此基础上还要有良法。良法就包括土壤改造的方法、土壤灌排新方法、品种育种方法、栽培技术、施肥技术、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收获加工等。
(记者 薄青阳)智能农机助力盐碱地综合利用
——访青岛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黄三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理事长 尚书旗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农业发展中的重大挑战,土壤表层易溶性盐分常年积累带来的土壤板结,一直是盐碱地的“顽疾”。那么,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对此,青岛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黄三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理事长尚书旗表示,盐碱地综合利用离不开良种、良法,也离不开配套的优质农机装备。
2022年3月4日,青岛农业大学正式与黄三角农高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的合作,成立了黄三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建成了智慧农机创制园,重点围绕盐碱地专用农机具研发创制、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等领域开展“产学研”试验示范。“黄三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的成立,对于破解盐碱地土壤方面难题,提高盐碱地机械化作业水平,更好地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意义重大。”
尚书旗介绍,自黄三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成立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全国首创适应盐碱地土壤耕作的旋耕机、动力耙、播种机等农机具装备12台(套),依托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加快构建旋耕、播种、收获等9个田间机械化作业应用场景,推动智能农机从“工厂”走向“田间”。
“此次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的召开,为各领域专家搭建了学术交流和成果分享的平台,对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尚书旗信心满满,他表示,青岛农业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黄三角农高区的合作,致力于研发更多更好适宜盐碱地耕作的新型智能农机装备,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记者 薄青阳)

责任编辑:武方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盐碱地变成米粮川 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2024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专家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