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翔对“死亡”的认知
我给大翔买的第一本书《长大做个好爷爷》就是跟死亡有关的。最近在重读《爷爷变成了幽灵》。大翔开始对“死”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2岁半左右的时候,小家伙生气了,要把我推下河淹死,问及没有妈妈的时候怎么办,回答是:再买一个;
快3岁的时候,玩游戏要用枪假装把我打死,问没有妈妈怎么办,答曰:我变成医生把你救活;
3岁两个月的时候,笑嘻嘻的要把我杀死,再问没有妈妈怎么办时,说:再“娶”一个,问及怎么“娶”,答曰:到银行里取。。。。。 重读有关死亡的书时,大翔问我会不会死,我说等你长得很大很大的时候,也许我会死;然后问我:那我会死么?我说:等你很老很老的时候,也会死。大翔立马大哭:我不想老,我不想死,妈妈我也不想让你死。。。。。
看来我这个回答让他好不满意,于是我不在说话,只是紧紧的抱着他,让他尽情的宣泄。 有时要吃肉,或者在书上看到有小动物被吃时,都会问一句:他疼么?这也是他对“死亡”感兴趣的一种信号。我只是轻描淡写的回答说:不疼,问为什么,我就说,因为死了。现在我都不知道,我这样的回答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呢。 最近看到胡萍老师在做有关死亡的电影赏析,里面的一些东西给了我启发,让我重新认识了儿童对死亡的发展认知。
胡萍:3~5岁的孩子通常不能够明白“活着”和“生命消亡”有什么不同,他们认为死后的人是在另外一个新的地方生活。5~9岁的孩子能够明白死亡是什么,他们知道人死后就不会回来了,9岁以上的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也会死,死亡是谁也避免不了的。
我们了解了孩子对于死亡的心理发展轨迹后,我们就知道要如何帮助孩子来建立死亡观。胡萍:与孩子讨论死亡的原则是:孩子有问题在先,我们的讨论在后。当孩子问及死亡的话题时,不可以回避,不可以胡编乱造,不可以吓唬孩子。当面临亲人死亡的事件,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积极做好孩子提出死亡的问题的准备。
下面是几个原则:
第一,成人要先明确自己的死亡观。
每个人的死亡观受到个体生活环境中的文化的影响。先来看看我们传统的死亡文化:回避死亡的话题,“不能够谈论死亡,因为不吉利”,人死后很可怕,鬼就是死人变的,吸血鬼让人们更加恐惧死亡后的世界,在我们的死亡文化中,仿佛人死后就与一群群鬼怪生活在一起了。 在我们与逝去的生命告别的仪式中,活着的人在无意识中或者有意识中,对于死亡是深深的恐惧与不吉利感,无论逝去的和活着的人,在仪式中都缺少了一种死亡的高贵与希望。这种文化代代相传,由此形成了我们对的死亡的恐惧,我们不愿意接纳生命的最后一程是如此的没有归宿感,是如此的恐怖感和不吉利感,这就是我们传统的死亡观。
时至今日,我们成人自己对于死亡的情结都无法解脱,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死亡观呢?
受文化、宗教、名族习俗的影响,各个文化状态下,人们的死亡观是不同的。或许我们曾经没有认真地来思考我们这个民族的死亡观,当国门已开,文化交融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了。我们开始比较各种文化形态下的死亡观,于是,我们需要开始审视我们自己的死亡观。当我们将死亡看着生命中的一段历程,我们该如何看待死亡?死亡到底是什么?是变成令人恐惧的鬼魂,还是我们的灵魂依然宁静而美丽地生活在另外一个祥和安宁的世界世界或者空间? 第二,成人要帮助孩子理解“人死后去了哪里?”
曾经,我国著名的研究死亡临终关怀的郑晓江教授与我交流过死亡的话题,他说:我们国家为什么临终关怀总是在对临终的人精神关怀方面做不到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没有解决“人死后到底去了哪里”这个问题。
西方人有天堂和地狱,而我们生命消亡后,我们的灵魂到底在哪里驻足?我们是否变成鬼魂后四处飘荡无安身之地?坟墓可以容纳我们的身躯,而我们的精神将去到何方?
假如,我们成人也不能够想清楚这个问题,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这个问题呢?所以,现在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先想清楚。但是,或者我们还没有想清楚,孩子的问题就已经提出来了“人死后去了哪里?”孩子们害怕被埋葬在冰冷的地下,害怕被火化,害怕自己孤身一人死去,害怕所爱的人死去……
于是,有的父母开始借鉴外来文化,有很多翻译的儿童绘本是给孩子讲解死亡的,这些绘本在告诉孩子死亡的时候充满人文情感,父母给孩子们读相关的绘本,让孩子了解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死亡并不可怕,人死的时候可以很安静舒服,就像睡着了一样……我们告诉孩子人死后去到天堂,而没有选择人死后或许就变成了鬼,其原因大家都明白。 第三,对于亲人的离世,特别是孩子的父母,和与孩子有亲密关系的亲人,要告诉孩子实情,即使成人对孩子隐瞒真相,孩子凭借自己的本能,也会从成人的神情中发现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很多成人误认为告诉孩子实情会伤害孩子,然而,真正对孩子的伤害是我们对孩子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告诉孩子实情,孩子会痛苦,会哀伤,这时孩子失去亲人必经的心理历程,这个过程会让孩子明白生命是有限的,明白亲人对自己生命的重要,明白生活中失去亲人是一件悲伤的事情,明白要善待自己的生命,明白要善待亲人……,孩子经历了这样的伤痛,学习如何度过这样悲伤的时候,然后重建生活,这些对于孩子的心智成长有益无害。失去亲人的哀伤之情是孩子正常的情感,这不是伤害。 第四,对于患了疾病的父母,成人要告知孩子患病父母的情形,让孩子知道爸爸或者妈妈还能够陪伴他多久,否则,父亲或者母亲因病离世后,孩子的感觉是父(母)突然离开了,他会认为自己被父亲或者母亲抛弃,这会深深地伤害孩子;
第五,亲人离世后,特别是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离世,成人要与孩子交流,有的儿童会认为妈妈(爸爸)的死是自己的错。儿童会将父母的离异、父母的不快乐等都归罪与自己,这是儿童的特点。
电影《艾美的世界》中,爸爸死后,艾美封闭了自己,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爸爸,艾美常常极度痛苦地想排斥这样的感觉,想忘记这样的情节,所以,她常坐在地上,不停地摇晃身体,此时影片中出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隔绝了现实中的声音。
直到影片的最后,在儿童心理专家尤嘉的帮助下,艾美才哭喊出来自己害死了爸爸,这让拉莫丝异常吃惊,她这才感觉到自己的封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如果当初与艾美谈及爸爸,怀念爸爸,或许,艾美早就将自己的心结解开了。也是在尤嘉的帮助下,艾美搞清楚了当初自己在妈妈身边,并没有推到爸爸,这才让艾美真正释怀了爸爸的死。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心理医生尤嘉对艾美一步一步的治疗,最后的现场治疗获得了最好的效果。尤嘉的帮助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艾美不会好起来。所以,有些时候,当父母不能够处理孩子的心结时,需要求助专业心理医生。 六,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方式纪念离世的亲人;活下来的一方要重建新生活。 这些绘本是与孩子谈论死亡的,推荐绘本:
《我的狗狗死了》艾瑞克•艾格雷贝特文
克洛德•K﹒杜博 绘
董欣欣 译
《死亡》卡特琳•多尔托文
《再见了,艾玛奶奶》摄影 文字〔日〕Atsuko Otsuka
《一片叶子落下来》〔美〕利奥•巴斯卡利亚著
《爷爷变成了幽灵》〔丹麦〕金•弗柏兹•艾克松文
《外公》〔英〕约翰•伯宁罕
《獾的礼物》文 图 苏珊•华莱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长大做个好爷爷》 看过这方面的文章,和宝宝也探讨过这个问题,答案竟然和翔有很多类似呢!比如你去上班吧,我累死你!
你快出去吧,冰死你!要是问,妈妈死了,你就没妈妈了怎么办?她回答说,我再找一个妈妈吧!或者我把你叫醒就行了。
前一阵幼儿园门卫老爷爷因心脏病去世了,飞儿每天见不到他了,就问,开门爷爷去哪里了?我如实相告,飞儿问,他睡着了吗?我也是用类似的他去另一个地方了,可以好好休息。飞儿有点难过的说,唉!这下没人给我们班开淘气堡的门了!(因为这个大爷除了看大门还负责开淘气堡的门让孩子们自由地玩)小家伙还是对这个死亡的概念似懂非懂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