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社区

搜索

《见与不见》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3-4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山东省
仓央嘉措,可以说是情圣,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虽然他在人世间仅仅逗留过25年,但他短短的25年仿佛就为留下传唱后世的诗篇而存。我们很难想象粗犷冷酷的雪域高原是如何蕴育出了这位情歌大师,也很难想象珠峰的皑皑白雪下是如何流淌出了这样婉约细腻的诗情。在他的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到初识乍遇的羞怯,两情相悦的欣悦,山盟海誓的坚贞,更会体会到一种失之交臂的惋惜,负心背离的怨尤。我最喜欢他的一首诗,是《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这首诗朴实无华,却蕴含禅理。深深的回味,在漫漫红尘中,多少相遇的惊喜,多少相知的默契,多少相爱的缱绻,多少爱恨分离的无奈,在这寥寥数语中静静地开放成一朵冰山雪原上的格桑花,数百年来,牵引着情动心动的人们。既然不能最终去相守,只能把最美好的东西深藏心底,披着佛教圣衣的仓央嘉措也只好在见与不见的矛盾无奈中去默享爱的欢喜了。
仓央嘉措学瞻才高。他的诗,在世人读来是情诗,但其真正的含义却是劝世的道歌。今天看来,在那一往情深里面,我们看到 的还有另一种神圣的光亮。摇动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磕头匍匐,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里的“你”,或许是情人,或许是其他一切生的镜像,生的信仰。我们来到这个尘世,爱情与信仰并不应该冲突,爱情也该是信仰的一种。三百年来,人们之所以崇拜这位少年喇嘛,就因为少年喇嘛的情诗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的热爱与理解。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于 2011-3-4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省
《见与不见》的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 ,曾经一度误认为是仓央嘉措的作品。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旧房翻新
发表于 2011-3-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这首诗还被唱成了歌,挺好听的最主要的就是词好。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扎西拉姆·多多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省
《见与不见》的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 ,曾经一度误认为是仓央嘉措的作品。
害怕请客 发表于 2011-3-4 13:46


:sm02: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