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7383
中尉
- 积分
- 11076
- 经验
-
- 点数
-
- 油豆
-
- 荣誉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2-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6月11日一载文:《未成年人应不应该怕父亲》,作者:心里学家塔季扬娜·希绍娃 )
父亲在家里通常扮演“黑脸”的角色。多数人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当然,父亲不应像凶神恶煞,孩子见到父亲就两腿发抖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然而,现在经常出现的另一个极端是:父亲过于宽容,以至得不到孩子的一点尊重。有的母亲甚至引以为豪:“他们父子的关系真是融洽。我的丈夫既温柔,又随和,儿子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父母也许认为,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实际上,缺少了对父亲的心里依赖,孩子长大后会变得任性、沉不住气、爱冲动。这种人不仅成不了领导,还学不会克制自己,在走向社会后,稍有不顺便就灰心丧气。任性的孩子习惯了别人事事顺着自己,到十多岁时就有可能变得吊儿郎当,谁也管不了。
许多家庭在教育处在逆反年龄段的孩子时,都会动用家长(首先时父亲)的威严压制他们,以免孩子做出轻率的举动。这样做是对的。孩子应该还是怕父亲。建立亲切、友好和相互信任的父子关系固然重要,但也要使孩子对父亲的威严心存畏惧。当然,这种威严应该是公正的,只在关键事情上才会出现,否则就不近人情了。
孩子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行为不端迟早会受到“管制”。如果“管制者”是身边的亲人,是出于爱心惩罚自己,自己理应感到庆幸。因为如果惩罚来自他人或法律,就远没有这么宽容了。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