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02
大校
- 积分
- 38205
- 经验
-
- 点数
-
- 油豆
-
- 荣誉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7-7
- 最后登录
- 1970-1-1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5-7-15 17:24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遭遇股票大跌,理财产品又暂停赎回现金
市民胡先生在市区一家企业上班,是一名有着十几年股龄的老股民了。这两年,他在股市投进了200多万元的闲钱,购买了10多只股票。受最近银行资金吃紧利空的影响,昨天股市大跌。胡先生说:“一天亏了15万元,股票资产缩水了8%。”
而在这关头,胡先生投资的理财产品也没有让他省心。今年年初,胡先生用手头的100万元闲置资金,购买了银行证券“水星1号”和“水星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我购买这两个产品,一方面看中收益率很高,另一方面是看中赎回资金简单,结果昨天我提出赎回申请时,却被告知已暂停赎回了,这相当于断了我的股市资金后援。”
对此,银河证券温州大南营业部有关负责人说:“暂停赎回原因基本上是和这轮银行资金面紧张有关。”该负责人说,将于本月26日开始恢复赎回申请。
银行跟银行“借钱”,揽储短信“疯狂”
市民周先生最近频频收到各金融机构的短信“轰炸”,基本上都是30多天的短期理财。他的手机里仍保存着华安基金发来的短信:“钱荒”蔓延,投资品种收益率达到7.3%。
据悉,早在6月中旬起,我市一些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已悄然提高了发售频率,年化收益率(投资期限为一年所获的收益率)由以往的4%左右攀升至5%以上。上周末起,各家银行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高息”理财产品全面亮相,吊足了市民的胃口。而此前,5%以上收益的理财产品几乎没有。
上述现象的背后是近期疯狂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引爆的抢钱大战。数据显示,银行同业拆借的隔夜利率(第一天借第二天还的利率)在6月20日升至了纪录最高点的13.44%。这个指标在过去一个月中的水平还不到4%。这个高点让一些银行界人士都觉得不可思议。我市一名银行界人士说:“真的可以用‘疯狂’两个字形容,银行跟银行之间借钱,和放高利贷没差别。”
高息理财产品有风险,市民投资需谨慎
有银行界人士认为,银行同业拆放利率飙升,导致各大银行用高息短期吸纳存款,而且一天一个价,这主要是受银行流动性紧张和年中考核临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年中报表不仅仅关系各种考核,而且关系到各大银行的声誉,以及投资者对银行股票的兴趣等。”
“高息理财是临时救急,每年三、六、九月都会这样,但今年闹”钱荒“所以额外高。”我市一名理财专家说,度过“艰难”的年中,到7月中下旬,银行资金面紧张的局面或可缓解,理财高收益的现象将难以持续。市民购买理财产品不要单纯追求高收益,务必关注资金投向,充分阅读产品说明书。
[链接]
面对“钱荒” 央行坚持不“放水”
新华社昨天发表题为《钱荒,心慌!金融“空手道”还能玩多久?》的稿件。报道认为,所谓“钱荒”背后,是近年来银行的过度扩张和资金结构性错配,大量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成了金融机构以钱生钱的“空手道”游戏。
业内专家认为,除了热钱流入减速、半年考核时点等原因之外,当前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就是银行们一面疯狂放贷,一面通过大量的理财产品,把信贷隐藏到“影子”里,进而流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受调控领域。
意味深长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钱荒”,中国央行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面对“钱荒”坚持不“放水”,是对一些热衷炒资金的银行示警,本质上是要把钱逼进实体经济,不要再玩“高利贷式”空转。银行应把信贷资源配置到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领域中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