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社区

搜索

繁华都市里孤独小孩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3-1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山东省

你知道现在的孩子有多忙吗?

他们早上7点之前就要起床,这样吃了早饭才能赶上7点50到学校;一天的课程下来,下午没有课外班的3点多放学;不过,这可不是孩子真正“轻松”的时刻,往往是另一种课程的开始(几乎没有家庭可以做到父母3点去接孩子的);校内的兴趣班,校外的托管班,以及各种补习班,比比皆是……

回到家里已经是天黑,肚子里也填了许多的饮料、零食;好歹把晚饭吃了,查看校讯通发给家长的短信,总结一天的学习;然后,很多的作业要完成,交给家长的各种试卷,需要签名,老师布置给家长需要配合的各种任务(听说读写、手工制作、演出比赛)也都要配合……

最后,预习下明天的功课,收拾好明天上课需要的课本、文具等等,已经是深夜了;洗漱已毕,陪着孩子读一个故事,孩子在半睡半醒之间,突然嘟囔着“妈妈,我今天还没玩儿呢”——想必,很多家长此时看着疲惫的孩子,一定心酸不已。

你知道现在的孩子有多孤独吗?

他们有很多同学,但是,几乎没有放了学还可以在一起自由玩儿一会儿的玩伴;同学们各自都报了各种班,一到放学时间,就被家长牵着各奔东西;在英文、算术、作文的补习班里,每个孩子埋头做题,很难有交往……

在芭蕾班、钢琴班、跆拳道班、围棋班里,孩子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刚结束一个班就去上另一个班,也几乎没有沟通的时间,常常是名字还没记住,小伙伴们就各奔东西了;回到家里,邻里之间在小区里见面点个头算是礼貌的,大多都是住在一起十几年,还形如路人,每家的孩子,也都各自玩各自的;就算恰好有同学住在附近,要一起玩一会都要事先几次预约,对好家长和孩子的时间……

周末不用说,孩子上课外班,家长接送,或者有一半天时间,去下公园就像是过节一样;亲戚朋友的孩子,就算有同龄的,约在一起玩也要大费周折;如果有那么一点儿时间,干脆让孩子一个人在家里看灰太狼更实际和轻松一些!

是的,这就是今天我们的孩子所过的生活!

那天,约了一位从英国爱丁堡带着孩子回国的朋友聊天。她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儿十岁左右,女孩儿和小丸子相仿。我们约在三里屯PAGEONE附近,小丸子放了学直接过来的。她一看到小丸子背的书包,提的饭兜,拎的美术用具,就吃惊地说,“天哪,一年级就拿这么多东西!”我说,“是啊,有时还要拿跳绳、口风琴什么的。我们本来想让孩子自己背书包,锻炼下,但书本用具实在太重,大人拿着都累!”

她说,在英国,她的孩子根本没有教科书——是的,不是不用拿教科书,而是根本就没有课本。老师上课教什么,同学就学什么。而且,放了学,也不用背书包,拿一个可以装几张纸的塑料文件袋就可以了。作业一般15分钟就可以完成了。然后,然后就去院子里,或社区里的朋友玩儿去了。周末的话,还可以邀请要好的朋友来家里过夜,举行个“睡衣派对”什么的。

中国现在的孩子,应该是几十年来最为“忙碌”的,也最为“孤独”的。他们被家长和老师,占据了几乎所有的时间,他们和小伙伴们,相逢在校园和兴趣班,他们和朋友在一起,要玩大人给他们安排的活动和游戏,他们,根本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去玩儿属于自己的游戏。

孩子不应该生活在一个“成人”的世界,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很多家长认为,在18岁考上大学前,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花费再多的学习时间,使用再多的精力,都不为过。于是,家长最看不得“孩子闲下来”。有任何的一点时间,比如从一个学习班赶往另一个学习班的路上,都要加紧多背几个单词,复习几道数学题!

西方的教育学特别强调10岁前孩子的能力培养,但这个培养,恰恰是尽可能地保持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也就是更接近孩子“童真”的那部分天然素质,而不是学习更多的知识。

但是,中国的家长就堂而皇之地侵占了孩子的生活,无论是时间和空间!

很多家长朋友留言,诉说很多令他们苦恼的事情。譬如:
有的孩子事事都要争第一,无论是学习还是游戏,得不到第一就发脾气,自责,打自己的头,满地打滚;
有的孩子没有自信,什么都怕,动物也怕、陌生人也怕、上课也怕、下课也怕,任何一个小朋友说他一两句,就哭鼻子;
有的孩子会因为一些小事,如午餐不好吃,同学太霸道而不去学校;有的孩子回家后,不愿意和家长说话,在学校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
有的孩子过于依赖妈妈,任何时候都要依偎在一起,见了生人躲在身后,不敢和其他小朋友说话。家长如果把他推到前面,就会哭闹,甚至连父母多看别的小孩儿一下都不行;
……

可是,当家长看到、意识到孩子的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罪魁祸首正是你自己呢?当你把孩子应该自然成长的时间都拿去学各种知识,当你屏蔽了孩子和同龄人一起交往,在心智和性格上成熟,那么,你怎么指望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我一直都认为,孩子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心智和身体都健康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所谓的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的“有用的人”,而不是相反。不知有多少的家庭悲剧,都源于把这两个关系颠倒了!

日本著名作家、诺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有一位患脑病的儿子,他依然让孩子去特殊教育的学校上学。不为其他,就是想让孩子有朋友,了解如何和人交往。结果呢,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关于这个经历,大江有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大家可以看看。

真的,救救孩子吧!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儿!

是的,让孩子瞎玩,会“耽误”、“浪费”很多的时间——可这不是一个儿童正常的成长和发育节奏吗?是的,让孩子交往很多朋友,会发生“矛盾”,甚至“损伤”——但这不是一个孩子开始了解真实的人生和社会的开始吗?

有一次,我带着小丸子去一个刚认识的朋友那里玩。她的孩子和小丸子差不多大,由于各自生活环境,游戏规则的不同,双方发生争执,甚至你推我搡动起手来。感谢那位朋友,我们一直都没有干涉——后来,她们达成了妥协,玩儿的很开心。还邀请丸子去家里玩儿,送礼物给丸子,到现在她们还互相牵挂呢。

如果我们把一只小老虎,关在笼子里,每天喂着肉,逼迫它几个月就学会所谓各种捕猎技能。当有一天,把老虎放到野外,发现它竟然害怕一只牛的时候,千万不要责怪老虎,因为,“速成”和“模拟”的训练,在真实的世界中,并不管用!

孩子最终是要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家长现在给孩子营造的,恰恰就是一个笼子——让孩子接触不到危险,接触不到学习之外同龄的孩子,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沙土里玩着无聊的游戏,不能和朋友分享属于他们的快乐,甚至小秘密,不能按照正常的时间慢慢成长。有一天,家长忽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变得焦躁,变得无理,你千万不要奇怪,因为,你的孩子就是按照这个轨迹成长的。你曾经种下了什么种子,现在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

现在,我正在和小丸子商量,那些学校的兴趣班,只要她不是很感兴趣的,都逐步取消;那些占用业余时间的如课程,除非她强烈要求继续去,只保留一两个,也都不再继续。这样,就可以节省下每天下午的几个小时,周末至少有一天半的时间了。

这些时间,用来干什么呢?用来和她自己的小伙伴儿一起,玩,瞎玩,毫无意义地玩!

推荐一些关于孤独小孩儿的绘本,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幻想有一个好朋友甚至是妹妹,是精神有问题;孩子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或告诉你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是想的太多了;孩子希望去楼下一块儿石头后面探险,是无聊的事情……请带孩子看一看这些绘本,了解一下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快乐吧!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