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社区

搜索

盐碱地上涌动“新希望”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4-6-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山东省

“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

“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

“干旱时收获蚂蚱,洪水时收获蛤蟆,不旱不涝时收获碱嘎巴。”

……

这是在老一辈东营人中流传的民谚,体现了农民与盐碱地斗争的心酸与无奈。


我市地处黄河尾闾、渤海之滨,作为退海之地,土壤盐渍化严重。数据显示,我市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全省盐碱地面积的38.2%,是规模和利用难度都比较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从农业生产角度看,我市盐碱耕地面积196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因此,“向盐碱地要粮”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农业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广袤的盐碱地上涌动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希望”。


做强种子“芯片” 破译盐碱地丰收密码

我市盐碱地分布广,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向盐碱地要粮是个大工程。我市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牢牢攥紧种子“芯片”,破译把盐碱地变成“丰收田”的育种密码,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资料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田志喜团队正忙着整理南繁的材料,他们要把这些刚刚从海南育种基地带回的大豆材料进行样品分装,为下一季的育种做准备。聚焦种子这个农业的“芯片”,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团队依托省黄三角农高区实验基地开展了“滨海盐碱地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筛选与创制”项目,以大量大豆种质资源材料为基础,通过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交叉融合策略,高标准完成了挖掘控制大豆耐盐碱相关基因1个,筛选获得耐盐碱高产大豆种质资源4个的考核指标,为大豆耐盐碱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优异种质资源,为加速我国盐碱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打好农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致力于“齐黄34”大豆育种的付兆昌2016年来到省黄三角农高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东营基地工作,为推动育种取得新突破,常年在田间奔波的他被晒得黝黑。“这是我院选育的一款具有高产、耐旱、耐盐碱等特点的大豆品种,创下了302.6公斤的全国盐碱地大豆单产纪录,目前已成为黄淮海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付兆昌说。


“科豆35”大豆大面积示范种植亩产稳定在270公斤以上;培育筛选的耐盐碱花生品种含油量最高达到60%,比常规品种含油量提高10个百分点;耐盐水稻“鲁盐稻69”亩产达498.17公斤;“济麦60”在3.65‰盐碱地平均亩产497.1公斤,创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新高……


聚焦耐盐碱种质选育,如今,盐碱地正逐步变身为稳产增产的“新粮仓”。


加强科技支撑 推动盐碱地利用提质增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离不开科技创新,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在省黄三角农高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这里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混凝土搅拌车往来穿梭,各类机械设备正高速运转,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未来这里将围绕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三大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


我市聚力筑巢引凤,打造科技平台集聚盐碱地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省黄三角农高区的龙头作用,全力推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建成实验室、中试研发平台、测试验证平台、农业大数据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1.5万亩的盐碱地科研试验基地。坚持“外引内培”,在全市布局建设了国家盐碱地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等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平台36处,布局建设东营市滨海盐碱地绿色开发及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等23处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


我市强化智力支撑,以科技人才引领盐碱地综合利用。一方面,以省黄三角农高区、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涉盐碱地人才引智基地,汇聚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50余家高校院所的600余名科研人才,奠定了盐碱地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大力培养本地盐碱地农业科技人才和成果转化人才,市农科院建成山东省耐盐植物研究推广中心9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建设了国内首家盐生植物园;东营职业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建成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中草药),调整学科专业为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遴选推荐市农科院、职业学院等科研院所的57名本土科研人才参与国家盐碱地中心项目建设……


我市强化技术攻关,创制多种盐碱地产业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水稻全产业链构建、草牧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行集成创新与示范。构建盐碱地水稻绿色生产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突破了轻简化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营养性和功能性大米产品研发等关键技术,大大提高盐碱地传统农业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构建盐碱地草牧业一体化发展技术体系,突出盐碱地生态利用,进一步提升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地产出率;开展对盐碱地原土的高效改良技术攻关,配套完善了系列技术规程,最大程度降低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成本。


探索“以地适种” 让盐碱地上“瓜果飘香”

广袤的盐碱地,除了变身“新粮仓”外,还披上新装,变身“菜篮子”、“果园子”。有机果蔬、特色种植等农业板块多元化、集约化发展,昔日“一无所有”的盐碱地,进一步释放活力,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金窝窝”。


近日,在利津县汀罗镇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十几名员工正在各自区域忙碌着,他们熟练地将刚刚摘下的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进行分拣称重、包装贴标、摆放整齐、装箱运输,使这些新鲜的有机蔬菜在最短的时间内“端”上市民的餐桌。


“我们这里属于盐碱地,病虫害不算多,引进新品种西红柿‘普罗旺斯’,这种西红柿糖度高、口感很好,客户都很认可,产量也不错。除此之外还种植有长茄、圆茄、螺丝椒、尖椒等,目前销售供不应求。”汀罗镇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技术员高元成介绍说。

(资料图)

据了解,汀罗镇流转盐碱、低产田2100亩,建起集大棚食用菌、果蔬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圣水循环农业园,并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展开产业开发,推动盐碱地向高产田转变。同时,与寿光、北京客商合作,建设钢骨架高温棚50个,可年产有机果蔬200万公斤,实现产值1500万元。


近年来,利津县不断壮大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重点开发设施农业,发展适应盐碱地条件的林果、花卉、苗木等产品。在此基础上,还积极探索盐碱地种植羊肚菌、赤松茸等特色产业,打造出具有盐碱地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让昔日光秃秃的盐碱地,蝶变成增产增收的“致富田”。


我市加快盐碱地产业培育,大力发展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健康功能食品等特色产业,培育涉盐碱地科技型企业27家;以融合发展理念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积极构建以“大生态、大牧场、大产业、大基地”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涌现出澳亚、通威、中朗、万得福等一批工厂化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生态畜牧、特色水产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五十亿级盐碱地特色大豆产业集群,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35个,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分别达31.93亿元、11.57亿元,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昔日“白花花”,如今“金灿灿”,我市走出了一条盐碱地利用科技支撑、综合开发、高效发展的路子,一幅农业发展“新丰景”正在东营大地徐徐展开。  


(记者 张佳松 通讯员 陈建林)


责任编辑:周明明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