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蜿蜒的黄河注入渤海,冲击出广袤的黄河三角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丰富的渔业资源。
向海,463公里的海岸线上,构筑起向海图强、海洋高质量发展的要地。
近年来,东营市依托海洋资源禀赋,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特色,探索出一条“以盐适种、高效养殖、生态优先、提质增效”的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特色路子,吹响了“着力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的“冲锋号”。
经略海洋·新质生产力助力“蓝色粮仓”
苗种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
(资料图)
眼下,在我市宜渔荒碱地上,22家水产苗种生产单位加快培育“耐碱基因”新品种,其中,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海兴农3号”、海参新品种“华春1号”“鲁海2号”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同时,实施黄河口大闸蟹良种研发和培育行动、持续推进对虾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建成北方最大的花鲈工厂化苗种基地,年繁育各类苗种超450亿单位,为种苗供应牢牢守住“基本盘”。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东营市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催生“水中”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渔业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蝶变升级。
在渤海湾畔,东营市BIPV零碳渔业循环产业园闻名遐迩,它建设高标准上光下渔工厂化养殖车间,屋顶光伏装机容量24MW,年发电量3000万度,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万吨,达到绿色、低碳的双向发展目标。
正大一万吨大虾产业链项目,引进全球先进工厂化循环水处理设备,建成集水质智能调控、饲料自动喂料、成虾自动收捕于一体的“无人养殖车间”。同时,创新三段式养殖模式,实现每天连续出虾、每年产出6至8批次,亩产是传统工厂化养殖的两倍、普通大塘养殖的百倍。
在智能化技术推动下,东营盐碱地渔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推动蓝色发展的新动能不断释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赓续海洋·“金招牌”绘就蓝色经济新篇章
6月的东营,“百鱼之乡”迎来成长季。中国十大名蟹——黄河口大闸蟹迎来首次脱壳;四角蛤、文蛤等浅海贝类长势喜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海参滩涂养殖区迎来海参的丰收……
(资料图)
近年来,盐碱地渔业品牌培育积厚成势,无论是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黄河口大闸蟹,还是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的通和文蛤、海跃海参都将这一块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同时,不断巩固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了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渔文化休闲服务的融合协调发展。在黄河入海口,黄河的涌动、海洋的韵律与渔业的脉搏共同跳动,以渔港为龙头,渔业为基础,休闲旅游为特色,黄河尾闾的湿地之城加速崛起。
守护海洋·坚守“海上粮仓”绿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