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社区

搜索

[网络爱心] 【公益资讯】驴友潭獐峡遇险再思考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7-2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LAN
2009年07月17日 08:18:55  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

   虽然“7.11”重庆驴友潭獐峡遇险已经过去好几天,但在网络上,网友们对这起事件的反思并没有停止,很多网友在思考:遇险驴友为了刺激而进入未开发、开放的危险区域是否值得?潭獐峡山洪来袭前真的一点预兆都没有?政府为何不能在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派人值守阻止驴友进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不少驴友为了追求刺激,并不满足于一般的景区游览,他们更多地会选择“征服”一些人迹罕至、偏僻陌生的地区,这就大大增加了人身伤害的可能性。而驴行活动组织者素质参差不齐、驴友之间配合生疏、对探险区域环境了解不足也使本来就很危险的户外探险运动平添了一层危险。
1.jpg
7月11日晚,一名网名叫“烟花”的游客(右一)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峡谷。新华社发(李进发摄)
2.jpg
获救游客惊魂未定  中新社发 刘兴敏 摄

    “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让人兴奋,越要往前冲”

    “7.11”潭獐峡遇险事件中的幸存者张剑(化名)对事发峡谷陡峭险峻的地形印象深刻,“潭獐峡河谷两旁基本上都是垂直的山崖,平均高度都在40米左右,下午的阳光都只能晒到崖壁上,根本就照不进河谷。我们曾经过两片巨岩,中间的缝隙只容一人通行,有的驴友套着游泳圈只能侧着身子穿过。当时我们都很兴奋,觉得找对了地方。”

    “险峻”、“惊险刺激”、“人际罕至”、“有挑战性”这些名词对驴友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国内著名的驴友论坛“驴行天下”的一位斑主黄少曾就告诉记者,驴行和一般的旅游有很大不同,作为一种户外探险运动,驴友们很看重回归大自然,在艰难困苦中找寻自己的坚强意志、信念、耐心,所以对不少驴友来说,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让人兴奋,就越要往前冲。

    记者在“驴行空间”网站看到,组织此次万州潭獐峡穿越的发帖人就写道:“潭獐峡真正精华部分应数第二天要穿越的地缝峡和海螺峡,本是在暗无天日、凉爽可人的幽谷中穿行。”帖子上的照片也确实印证了对这条幽谷的描述。但正常时节美丽的清幽峡谷,在山洪袭来时却有着巨大的破坏力,11日下午4时地缝峡峡段发生的山洪在瞬间就将人裹挟着向下游冲去,造成了16人死亡4人失踪的惨剧。

    记者在不少驴行网络论坛上发现,很多驴友都会选择一些很具冒险性和挑战性的探险线路,比如像西藏、青海、神农架、巴丹吉林沙漠这些探险地就很受欢迎,记者就看到过一条成都-康定-巴塘-米堆冰川-巴松错-拉萨的驴行线路,前后历时10天左右,吸引了不少驴友报名参加。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一条高危线路,没有强健的体魄和专业素质肯定走不下来,万一遇到高原反应或者自然灾害,如果准备不足,后果不堪设想。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头驴”专业素质决定了驴行的成败
3.jpg
消防官兵深入到出事地点。中新社发 刘兴敏 摄

    面对“7.11”潭獐峡遇险事件,很多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地缝峡发生山洪前真的一点预兆都没有吗?答案是否定的。这35名驴友在进入峡谷时曾遇到一位放牛的农民,这位对当地环境和天气状况非常熟悉的老农告诉探险者,现在天正下着雨,河谷很可能会有山洪,让他们别再往下走了,赶快离开。“我很后悔没听他的,我们当时想已经入谷了,再返回去太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往河道下游走方便,因为我们的车还在下游等着。”幸存驴友吴丽(化名)告诉记者。

    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都在质疑“头驴”(驴行组织者)专业水平较差,没有及时警觉起来,带领队伍离开危险区域。“危险发生前可能会有一些预兆,这时候就很考验‘头驴’的专业素质,因为他的决定关系着整个队伍的行动方向。”黄少曾说,“头驴”的专业素质决定了驴行的成败,他们需要负起组织责任,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保持高度警惕。

    很多幸存驴友向记者表示,虽然组织此次探险的“头驴”“超哥”(网名)并没有提前让大家离开峡谷,但他在危险发生时表现却并不自私,没有选择自己逃跑,而是奋力去救助旁边的两位女性,帮助她们逃生,后来“超哥”也不幸遇难。
4.jpg
涪陵海事专业潜水员前来搜救遇难人员。中新社发 刘兴敏 摄
5.jpg
对遇难人员进行拉网式搜救。中新社发 刘兴敏 摄

    很多资深驴友告诉记者,现在不少驴行活动组织者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头驴”都是一些户外运动俱乐部或户外用品店的老板或员工,他们户外探险的经历可能更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拥有专业的技能和素质。“在出发之前,‘头驴’经常会提醒队员带上冲锋衣、登山靴、指南针、地图等专业设备,但仅仅靠这些是不能救命的,‘头驴’的专业素质必须首先体现在判断危险的能力上。”

    资深驴友“刀刀虎”就认为,目前很多驴行活动是通过网络发起的,但网络论坛一般不负责鉴定“头驴”是否具有户外探险经验,是否有必要的技能、装备,这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对活动的组织者进行资质认定,建立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关,这样才能保证驴行活动的安全。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旧房翻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LAN
“平安驴行”须加强“安全建设”
6.jpg
官兵攀岩到事发地点搜救被困人员。中新社发 刘兴敏 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的驴行活动相关制度建设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重庆“驴友空间”论坛站长“图图”(网名)就告诉记者,目前在“驴友空间”上注册的网民将近2万人,每天的发帖量在400条左右,而该网站的网络编辑只有几个人,工作量很大根本忙不过来。“因为大部分帖子都是组织户外探险的,我们这几个人力也无法判断哪些地方确实有威胁,驴友去不得,对探险区域危险性的判断往往要依靠驴友自己。”

    “图图”说出了一个实情,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量驴行网贴都是未经编辑的,贴文中的内容繁杂,既包括驴行时间、地点、收费标准,又包括了提醒驴友带的用品、旅游注意事项、活动提示等不一而足。“驴行网站发帖一般比较简单,程序也不复杂,没有采取实名制,没有对驴行组织者的专业资格和资历设置门槛,因此如果什么人想组织一次户外探险,就可以上网召集而不会受到约束。”

    很多专业人士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建立户外探险领队资格认证制度,规范网络驴行组织行为,同时加强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管理、搜集以往驴友遇险案例作为警示。记者发现,在一些网站上相约驴行的帖子里,都特别注明了“驴行安全提示”、“驴行须知”、“出行务必登记”等,强调安全第一,互相照顾。有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认为,受驴友年龄、户外经验、团队意识、性格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驴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状况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怎样预见、避免和减少意外。

    不少驴友也建议政府应该尽快建立专门的户外探险救援机构,万一驴友户外探险遇到危险,这支队伍能够快速行动,凭借专业设备和技能可以最大可能地保障遇险驴友的生命安全。同时“驴友”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技能需要加强,不能光图好玩而忽视安全防范,在装备和技能方面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平台发表的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仅表明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仅为传递、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任何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整改或删除相关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