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272
中尉
- 积分
- 11221
- 经验
-
- 点数
-
- 油豆
-
- 荣誉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7-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我心依然 于 2012-6-18 01:05 编辑
汽车贴膜 欧美濒危产业为啥能在中国复活?
在欧美,汽车贴膜已成濒临淘汰的产业,但近年来闲置的国际车膜产能却蜂拥进入中国。高额利润致使大量假冒产品横行,车膜品牌超过1000多个。尽管国家法规明令禁止汽车加贴车膜,但车膜产业还是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不断膨胀。
中国汽车产业的兴旺,带动了汽车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自1998年汽车贴膜这一产业进入国内市场以来,短短8年间,1000多个几乎清一色打着进口招牌的车膜品牌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其惊人的增长速度令业内人士也不禁为之惊叹。然而,有谁会知道,国际上曾经出现过的正规玻璃贴膜(汽车贴膜只是其中之一)品牌,总计也不过20个。作为一个没有行业标准,甚至与有关法规相冲突的“新兴行业”,车膜业危机四伏。
做车膜比卖车还赚钱
实际上,车膜的负面效应很大。无论多么高级的贴膜,都会造成车内反光,严重影响后车视线,甚至造成汽车追尾事故。同时,车膜还会引起车内犯罪的发生。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不少欧美发达国家立法禁止车膜的使用,车膜在欧美成为一个濒临淘汰的产业。
而随着中国汽车消费高潮迭起,国际上闲置的车膜产能却意外地在中国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开始蜂拥进入中国。由于车膜能使人在车里看到外边,而外边看不到车里,加之商家极力宣传其隔热防晒、防爆节能的作用,在极短的时间内,车膜成为中国车主的必需品。大多数车主买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车贴膜。“做车膜比卖车还赚钱!”对于这句话,记者从多个汽车经销商处得到证实。但是,他们均不愿透露车膜的利润到底有多少。一位汽车经销商只是告诉记者,卖一部中档车赚的钱,肯定没有给这部车做个高档贴膜赚的钱多。以目前国际上顶级ACE安全防护膜为例,给一辆车做高端贴膜,一般收费在1.5万元,而其成本最多也就5000元。
车膜业的高额利润,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品牌的迅速增长,使价格竞争成为最直接的比拼手段,但是尽管竞争激烈,车膜业依然利润惊人。根据有关部门对汽车用品市场的调查,车膜利润高达900%%以上。然而,超过半数以上的车膜难以达到消费者的要求。
清一色的进口品牌
据记者观察,目前市场上的车膜品牌数不胜数,几乎清一色都标称是进口品牌。但是,3M、龙膜、ACE这些国际品牌几乎一致认定,中国市场上的车膜产品假货横行,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打假。
一位曾经营汽车美容店的老板向记者透露,小作坊是国内车膜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生产的车膜,有的被汽车经销商买走,作为买车的赠品;有的是一些公司来收购,再拿去包装、贴商标。
提到令人眼花缭乱的进口品牌车膜时,这位老板告诉记者,所谓进口货,产地多在广东,区别在于是正规厂家的产品还是小作坊的产品。车膜的成分主要是金属丝、塑料、粘胶、色素,工艺简单,国内车膜多由一些小工厂生产,有的甚至在家里就能完成。为了能使产品销得更快,一些厂商打着高科技的旗号蒙骗顾客,牟取暴利。
暴利背后凸现监管缺失
在一家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4S店,记者看到不少车膜宣称获得各种“认证”。如,世界500强3M品牌宣称持有公安部下属有关机构的测试证书;加拿大品牌ACE则称是美国三军防护装备固定供应商中唯一的玻璃安全膜供应商。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最权威的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该中心可以对车膜进行检测,但是检测结果无从判断是否合格与假冒,因为在这一领域,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据了解,包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E网在内的各个认证机构,目前均没有对该产品进行认证。按规定,如果企业有自己的检测机构,其检测手段必须经质检部门审核并备案,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家车膜生产企业向有关质监部门提出审核申请或备案。
标准滞后与监管缺失,使业内对车膜业的担忧与日俱增。一汽车经销商坦言,由于多年来车膜产品在国内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门槛相对较低,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作坊式的小厂蜂拥上马。地下作坊生产的车膜成本只要几十元,而卖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在业内并不是什么秘密。
事实上,在车窗上贴膜既没有实际意义,也不符合法律规定。来自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信息显示,汽车出厂前都经过专业的检测认定,绝大多数汽车玻璃的隔热、防紫外线、防爆水平均已经达到人们的需要。我国在2004年10月1日就规定,“前挡风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允许小于70%,所有车窗玻璃不允许张贴镜面反光遮阳膜”。为此,2005年,上海市明文规定,禁止在机动车车窗上贴膜。济南也明令禁止出租车贴膜,并禁止私家车在前挡风玻璃和驾驶席周围贴膜,否则年检时不能通过。
尽管国家法规明令禁止汽车加贴车膜,但车膜产业还是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不断膨胀,加剧国内汽车服务业的无序竞争。这张在国际市场被摒弃的“膜”,于中国竟死灰复燃,不能不说是国家监管机制有漏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