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j109 发表于 2015-3-4 12:14

只要孩子正常上学,在学校学会识字,在合适的时刻,把合适的书给孩子,不管父母爱阅读不,孩子都会喜欢阅读。
农村文盲的喜欢阅读的孩子,就是这么喜欢上阅读的。
这个情况,在路遥的一本叫《平凡的世界》里面,有生动的记述。

在合适的时候,给书。就行了
我们先不说孩子,说成人。
一个成人做出任何一个决定,决定发展自己的某项能力,并且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几年之后,他终于获得了他想要的能力。
这是个挺好的事情。
然而,这个事情也可以这样看:这几年的时间,他也可以用来获得另外一种能力的。他现在获得了这种能力,是因为这几年时间,他已经这么用了;他已经把时间“这么用”了,获得了这种能力,他就没有可能“那么用”,获得另一种能力。
“另一种能力”可以看做他获得“这种能力”的机会成本。
现在看孩子。
孩子的教育,有三种情况:
第一、机会成本过高。反正不管怎么样,想到哪一种能力就养成这一种。这是一种概率性行为,有可能撞对了,但机会很小。
第二、不敢动手。因为担心失去某种“更重要”的机会,导致什么也不敢做;
第三、最低机会成本的路径。找到一条路径,使培养孩子的机会成本最低。

现在的问题是:做什么是机会成本最低的选择。
找到了,按照这个来培养孩子。
可是,不管做什么,它的机会成本都不是“0”。
做机会成本最低的事情,也是如此。
如果找到了机会成本最低的事情,做就好了,就不用嘀咕了。

lhj109 发表于 2015-3-5 18:02

词汇: 智力形成机制
大脑怎么借助“词汇”这个手段,形成智力机制?

这里需要一些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的知识...到目前为止,神经生理学可以肯定的事情是:在大脑灰质中间...这个灰质原不是灰颜色的,活脑的灰质是鲜红色的,是血液的颜色。死亡之后,血液流失,就变成浅灰的颜色...神经细胞之间以一种叫做突触的结构相连接。
为了弄清楚这个“突触”的神经生理结构,人类用了大约四十年的时间,期间付出了若干个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的代价。现在,突触的微观生理过程...主要是电过程和化学过程...人类基本上弄清楚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和突触形成的网络有关系。比如记忆、思考、推理...这些典型的人类神经活动,都和某些区域灰质中的神经元有关...这些神经元不能是孤立的,他们相互连接,形成网络,才能谈得上进行神经活动
连接的网络就是“突触”机制。
目前,从各种现象的来分析,神经生理学里面,基本的推测是:一个词汇,人类把它存储在一个小的“突触网络”里面。把什么什么存储在一个什么什么网络里面,是我们以后经常要用到的一种说法
怎么理解这一点呢?其实,理解起来,一点都不难: 现在,不管是用电脑上网的爸爸妈妈,还是用手机上网的爸爸妈妈,你面前都是一块屏幕...液晶的、CRT管的什么都无所谓,你准备好一块面巾纸,把嘴唇沾上唾液,然后对着眼前的屏幕,“噗”一下。屏幕上就溅上了很多唾沫星子。一些小水点儿...你盯住一个小水点,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什么?五颜六色。对!很多更小的彩色点点,这个小水点,其实起到了一个放大镜的作用。可以把显示屏上的细微结构放大了看。其实,屏幕里面只有红黄蓝三种小点。每三个小点成为一组,构成一个“像素”。我们用的电脑屏幕很精细,不容易用肉眼之间观察到这一组组的像素...有个别爸爸妈妈用的显示屏比较娄,仔细看,可以看到三原色的基点...家里的电视的显示屏就很糟了。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些像素,还能直接看清楚里面的三个小色点
现在,我们说,你看到的屏幕上的这幅图像,就是存储在色度点网络里面的一副图像。很早的时候,计算机的屏幕有VGA,SVGA的说法。VGA就是640*480个点;SVGA是800*600个点。VGA时代,在屏幕上看到的东西,就是存储在横是640个点,纵是480个点的网络里面的一副图像。我们说的数码相机,800万像素或者照相手机,800万像素,它们拍摄出来的照片,一般都是3264*2448个像素。用800万像素的手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是无穷无尽的...可是,不管有多少张照片,我们都说,每幅照片都存储在3264*2448的一个网络里
申爸说这是什么意思?突触有多少?词汇存储在大脑的突触网里面,成人的大脑中,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呢?
每个神经细胞,平均有50个突触!大脑中的突触数量是个天文数字
这个事情,需要换一种说法:在大脑的神经细胞中,平均每个细胞通过突触,和另外50个细胞相联系。困难的东西,就说到这里。
   接下来,说简单容易的:我们想象:假设孩子头脑中记住了一个词汇...比如说,古希腊,这个词它存储在50个突触形成的小网络里,顺便说一句...要是谁能够确证,任何一个词汇,具体存储在大脑的什么位置,涉及到哪些突触...这个成果立马可以获诺贝尔奖。国际上领先的生理实验室里,各个研究小组确实在争分夺秒地争夺这个锦标。另一个词汇,比如,“豺”,存储在另外一个突触网里面,假如说,涉及到40个突触,孩子的小脑袋里,有成百成千的这种“小网络”。每个网络对应一个词汇。这些词汇,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是“自然”形成,孩子和爸爸妈妈都不需要任何刻意的努力,它自己就形成了。假设说,现在,孩子头脑里有“古希腊”“城邦”“斗兽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5个小网络;还有“豺”“非洲”这两个小网络。孩子面前有两台电视机:一台在播放古希腊的节目,解说员正在说“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比较大的城邦都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斗兽场”; 另一台电视里面说:“现在...夜幕渐渐降临在辽阔的非洲大地,藏在洞穴里的豺醒来了,准备出去觅食...”

lhj109 发表于 2015-3-5 18:02

在其它情况一样,并且孩子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里面,孩子会选择哪一个节目,或者,对哪一个节目更“感兴趣”呢?是第一台电视里面的节目!什么原因呢?粗略看上去,第一个节目里面那句话里,有4个词汇“击中”了孩子头脑里面的“小网络”;而第二个节目里面,只有两个词汇“击中”了孩子头脑里面的“小网络”。
真的会这样吗?真的。申爸举大申做例子:申爸不给大申看电视节目...原因很简单,这些节目“集中度”不够。就是说,话题太散...申爸给大申挑选出来的录像看,申爸家里就没有电视信号...有一次,大申到姥姥家去,姥姥家的电视是开放的,大申就拿着遥控器,一个频道一个频道地换着看。广告,不看;故事片,不看;电视剧,不看。最后,你猜,大申自己选着了一个什么节目来看?农业频道讲怎么种草莓的节目,自己看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回到家,把我买的草莓抠得稀烂,把上面的种子摘下来,种在花盆里...后来,好像一棵也没发芽。
人在幼年时期,大脑中的突触网络经历一个从少,到爆发性增长,再到少的一个过程。孩子刚一生下来,大脑中的突触数量是十分稀少的,孩子一生下来,突触的数量就急剧增加,一直增加到6岁。在此之后,突触的数量开始减少,一直减少到10岁左右,10岁之后,突触的数量就变得稳定了。这个数量基本上一直维持到生命后期,脑组织开始萎缩为止。不是神经细胞会大量死亡...要是这样,人也就完了...而是突触大量死亡,突触是一个结构...大量死亡的意思就是解体...
那么,哪些突触网会解体,哪些突触网会保留下来呢?这里,存储这些词汇的突出网遵循“用进废退”原则:那些在周围环境里被反复唤起,得到重复增强的“网”被长久地保留下来;那些再得不到唤起的“网”,就解体了。死了,网死了。在孩子的头脑中,千万个含有词汇的“网”在为了自己的生存儿激烈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孩子有意识的行动,他对于身边资料的取舍。一旦某类词汇获得了竞争优势,孩子就会表现出对这个主题的强烈的兴趣,这类词汇的数量就会急剧增长,词汇间亦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关联。【重塑心灵(新版)里第五章有讲到脑的一些资料——小雨爸】如果这类词汇恰好能够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知识体系,整个体系又可以成系统地映射到客观世界的某个侧面
孩子就会形成这个领域的总体图景。这样,就形成了孩子在某个知识领域中的独特的兴趣,在这个领域内,孩子在接触到新的资料的时候,内隐记忆所涵盖的内容就越来越多... 在人类大脑的微观层面,代表这词汇的生理结构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同类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孩子的兴趣取向;对兴趣的执着,推动者智力的形成。大致的过程,就是这样。

lhj109 发表于 2015-3-5 18:02

提问:感觉身边那些大脑越简单的人似乎活的越开心一些 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发育的那么聪明呢?
解答:这个问题涉及到“幸福”这个范畴。这是个价值判断,以后再涉及这个事情。CCW提出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和不同取向,决定每个家长的在教育孩子上面的具体决定。有两个方面,是可以确定的:一个是,有聪明的不快乐者,也有聪明的快乐者;有不快乐的不聪明者,也有快乐的不聪明者。聪明与快乐,是两个维度。另一个是:快乐这件事情,和什么有关?...不是这么说,应该说,快乐这件事情,是由什么决定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解决了快乐的问题。另一个是:快乐这件事情,和什么有关?...不是这么说,应该说,快乐这件事情,是由什么决定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解决了快乐的问题“快乐”是一个需要独立解决的问题,本质上,与聪明与否应该不相关。

lhj109 发表于 2015-3-5 18:03

词汇:年龄不同的、提到的、未提到的和反对的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9-30 07:02 编辑
斑斑爸爸 发表于 2013-7-24 14:27
自己给孩子讲故事和给孩子阅读书籍的区别?我自己在这个方面深有体会。

我以前也是偷懒,经常拿一本精心 ...


哦..........斑爸斑爸,我好想明白你的意思了.......
各位:
大申在开始听成人小说时的年龄是五岁半......听《战争与和平》的年龄是五岁十一个月零八天.....孩子呢,一般6岁入学,也就是说,申爸说的事情,是在孩子入学年龄之前半年和22天发生的事情;
申爸绝没有意图,想说服哪位爸爸妈妈,在孩子四岁半的时候,听这些东西。
我一直在强调孩子的年龄,甚至发生的事件的日期都精确到日,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醒看帖的爸爸妈妈:注意时间,注意时间。

这个贴是要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思维的发展的,我想,适当地把叙述时间稍稍探进幼儿年龄段里面去......半年和二十二天,并以此为起点来叙述.........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申爸强调一些事情,这不假;可是,申爸强调,不等于申爸反对申爸没强调得事情....特别是,考虑到孩子不同的年龄:对于更小年龄的孩子,如果有针对性地说的话,申爸不但会强调很多未强调得事情,更会鼓吹其中某些事情.....
这个是没问题的。

事实上,申爸不会在没有具体环境的情况下,去反对任何一种教育手段或者措施.......当然,反过来,命题也成立:申爸不会不问孩子的年龄,而鼓吹任何一种教育手段或者措施....

具体的手段......哎呀,这个事情,我已经说了很多很多遍了:手段就是手段,其本身的性质是中性的,无所谓合适不合适、好不好;合适不合适、好不好,是另一个问题,要依具体环境和使用手段的目的来决定.....
没有没有用的手段,同时,也没有包打一切年龄和情况的手段。

举例来说吧,比如,打孩子。这“不是一种好手段”....可是,且慢下结论。如果打的话....用得合适....可以给你打出一个心理健康、阳光灿烂的孩子....
有空儿的话,可以说说这些问题。
哎.....这些事情,都是些无足重轻的小事。

还是言归正传,要紧。
167楼很清爽,只有两行看不出任何意图的文字:“这是一些文字”。
这两行字,看上去完全一样。

在168楼,展示了这两行文字放大之后的情形:第一文字行变形了;第二行还是很好看的文字。
“这有什么?你不过是把一幅图片和一行文字放在了167楼而已。”很多爸爸妈妈心里都会这么说。

是的。一个是图片,一个是文字。这两者“看上去”一样,可是,电脑内部对它们的处理机制是不一样的。
这种不一样,在原图的时候,很难察觉,自然也很难区分出来.....事实上,要是申爸做得精心一些,PS好,是根本区分不出来的......可是,在放大看的时候,区别就很明显了。

lhj109 发表于 2015-3-5 18:04

这体现了很简单但极重要的一些观念。
让我们看看,它有什么用。
补充几句,为的是定义两个术语,接下来好用。
电脑放大理图片的时候,是怎么弄的呢?
图片是由一些点,一个挨一个排在一起,组成的。
具体到167楼的第一行这幅图片,是由105*26个点构成的:有26行点,每行105个点。
如果把这幅图片放大到四倍大,电脑很简单,把每一个点的面积都放大成四倍,也就是长度加倍,宽度加倍。
可以想象,放大之后,原来很精细的点,变成一个大黑疙瘩了。
放大后的图片,粗糙难看。
我们把这种放大方式叫做“简单僵化的处理方式”。

第二行,电脑是怎么处理的呢?
当我们要放大两倍,电脑先把每一个字的轮廓,放大两倍.....这样,就可以保持整体不变形.....然后,在轮廓里面,填充进去小黑点....这些小黑点的大小,和没放大的时候,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保持细节的精细度.....
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们不妨叫做“矢量处理方式”。

现在,明白了“简单僵化的处理方式”和“矢量处理方式”,让申爸先来回复昨天爸爸妈妈们的问题。
莫言在写作的时候,用的是矢量处理方式;
“文学博士”在写作的时候,用的是简单僵化的处理方式。
为啥要用引号呢?概非所有的文学博士,都不能用矢量处理方式来写作.......申爸抓了理想一漏洞,得意!
且慢且慢且慢........申爸的漏洞,比理想多多了.....还是甭得意了。要是大家都来抓申爸漏洞,恐怕大大不妙.......
赶紧转换话题,不谈这个,不谈这个。

在矢量处理的时候,首先要保证的是“轮廓明确”。
莫言在写作的时候,他的头脑中关注的是自己要说的故事的本身。要说故事在头脑中想清楚了,然后,才涉及到采用什么样的风格、怎样的文字,把自己的故事表述出来。
先有本质,再有表达。

lhj109 发表于 2015-3-5 18:04

轮廓清晰,细节精细。

“文学博士”是用自己知道的词汇,去堆砌本就不清晰的观点,希望因为砖块的华丽,堆出建筑的宏伟。
呵呵,没有本质,只有手段。
没有轮廓,只有细节。

莫言呢?要是让他描摹一篇“文学博士”风格的文章......比如说哈,在莫言的故事里,因情节而需要这样一篇文章.......莫言写出来的文章,会比“文学博士”还“文学博士”。
这在申爸提到的列夫•托尔斯塔的战与和中,托尔斯泰就描摹过没有文化的交际花的文笔,惟妙惟肖。又臭又长,思维凌乱,逻辑混沌,读得申爸都快背过气去了.....申爸算是领教了。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找来看看。

现在,把莫言模拟的“博士”文章和“博士”的文章拿来,并排放在一块儿。
就像在167楼的情形那样。

它们看上去一样。

可是,它们背后的“内部处理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莫言的模拟和“博士”的文章,都是用“很多概念,很多美丽的词汇”构成的。
我们现在知道,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有不同的“内部处理机制”。莫言用“矢量处理方式”,“博士”用“简单僵化的处理方式”。
可是,莫言是怎么建构起他的“矢量处理方式”的机制的呢?

还是“词汇”。
现在,已经有一大堆“看上去一样”的词汇了。

可为什么呢?听我继续讲“词汇”的故事吧........
嗯,好的。
让咱们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取得了哪些共识。
还有哪些分歧。

我们同意,在孩子小的时候,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体健康,阳光,会玩,能有很好的亲子关系的孩子”。或者这么说吧,我们都同意,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任其自然成长。
对孩子在5.5岁之前,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毫无异议......这么说的意思是,我认为大家是真么想的;大家也认为我是这么想的....

分歧在哪里呢?
分歧在于,斑爸认为,孩子到了小学三年级之后(可能,因人而异),才引入第二天主线。
申爸认为呢?申爸认为,在5.5岁之后,就应该引入第二条主线。

还有没有更深的分歧呢?
可能是有的。

lhj109 发表于 2015-3-5 18:04

申爸认为,孩子的整个童年........12年时间......孩子都应该是“身体健康,阳光,会玩,能有很好的亲子关系的孩子”。或者这么说吧,我们都同意,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任其自然成长。

从发言本身来看,斑爸似乎认为第二条主线和第一条主线是对立的。要执行第二条,就会妨碍孩子的自然成长.......我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斑爸说说看。
斑爸误解了:
一直到前天15:41分,申爸根本没有啥“第二条主线”。
这第二天线的说法,是和爸爸妈妈们互动的时候,想出来的。
事实是:不是在大申5.5岁之前,申爸已经有这些想法,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实验,现在来报告的;是大申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很多现象,无法解释.....这前边已经提到很多了....还有很多呢........申爸事后才拼凑出这些想法的。
这么一说,大家就更明白为什么申爸在叙述的时候,经常用“震惊”、“惊诧不已”、“这不可能啊”.....这样的词句了。
真实的情况不是“你在孩子5.5后给孩子读的书,看的电影,我是持否定的态度的。”而是“孩子5.5后孩子自己要听书,要看电影。”
斑爸是否认为:人类的智力上的能力,是可以人为开发的;
或者精确点儿说:人类的智力上的能力,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显然是不能随意开发的;可是,孩子长大到一定得年龄.....成熟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成人就可以用“教育”为手段,开发了。
斑爸反对的,是那种胡乱的、也许是过早的开发。
斑爸疑惑的,是不知道某种能力,什么时候开发合适。

是这样么?
阅妈说得太好了。

我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
大申在六岁左右的半年时间里,天天听故事.....一有时间就听......
你听大申自己怎么说。
大申要听故事了,就跟爸爸说:“爸爸,咱们听故事玩儿吧。”

现在,问题来了:六岁的大申听故事,六岁的另一个孩子在门前小区花园里玩泥巴,这显然是两件事情。
在成人看来,大申是在学习、另一个孩子是在自由自在地玩。
这是两件完全不同性质的事情。
可是,成人怎么看,是成人的事情:
在孩子自己看来,性质也一样的不同吗?

到底什么是游戏,什么是玩儿?
它们真的有区别吗?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lhj109 发表于 2015-3-8 13:17

目标是什么(一):“说一段故事给你听”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10-15 11:13 编辑

看来,目的是什么?这是回避不开的问题了。
确实,每位爸爸妈妈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或明或暗,都是有的。
目的太多了,“有多少个家长,就有多少个目的。”
可是,真的不会有为所有的家长所共同认同的目的吗?

说一段事给你听。
这是大申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上学期刚刚学的:

有一个小姑娘叫珍妮。有一天,她的妈妈叫她到店里去买面包圈。珍妮买了七个面包圈,把它 们串在一起,她一面走着,一面东张西望。就在这时,一只狗紧跟在她后面,吃着一只只面包圈。珍妮觉得手里轻起来,回头一看,啊,已经晚了,狗把最后一个面 包圈也吃光了,正得意的舔着嘴唇呢。

“呸!你这馋嘴的狗!”珍妮气的叫着,就在狗后面追起来了。
追着,追着,狗跳过了一个草堆不见了。珍妮也跑的累极了。她停下来一看,这里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全是树,连一个过路人也没有。珍妮迷路了。她急的 哭了起来。忽然,不知道从哪儿走出来一个老婆婆,她很关心的问:“小姑娘,你为什么哭啊?”珍妮就把迷路的事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很可怜珍妮,就说:“别 哭了,我来帮你忙。我这儿有朵‘七色花’,它什么事都能办到。虽然你爱东张西望,但我知道你是个好姑娘,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吧!”

话刚说完,一朵“七色花”就像小鸟一样飞到了珍妮的手中。啊,这是一朵多么美的花哟!它有七片透明的花瓣,每片花瓣的颜色都不一样,有黄的、红的、蓝的、 绿的、橙色的、紫的和青的。老婆婆接着又说:“它不是一朵平常的花,是一神奇的小花,你想要什么,只要撕下一片小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 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再说出你要什么,它就会立刻做起来的。”珍妮刚谢过老婆婆,老婆婆就不见了。

珍妮想起该回家了,可是怎么回家呢?她急的又要哭了。这时,她看到手中的‘七色花’,想起了老婆婆的话,连忙撕下一片黄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让我带着面包圈回家去!”她的话刚说完,珍妮已经提着面包圈到家了。

她把面包圈交给了妈妈,心里想着:“这真是一朵神奇的小花,我要把它插到最好的花瓶里。”小花瓶是放在书架最高一格上的,珍妮人小,够不着,就站在椅子上 踮起脚,伸出小手去拿,一不小心,“当啷”一声,小花瓶就打成碎片了。珍妮打碎了妈妈心爱的小花瓶,怎么办呢?她连忙撕下一片红花瓣,把它扔出去,就说: “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小花瓶像原来一样!”她的话刚说完,小花瓶就又好好的放在原来的地方了。珍妮不敢再拿小花瓶了,就带着“七 色花”来到院子里,他看到许多的男孩子站在小木板上玩到北极去的游戏。珍妮说:“让我也玩玩吧?”可是男孩子说:“我们不带小姑娘到北极去。”

珍妮生气了,说:“这有什么稀奇,我马上就能到真正的北极去。”珍妮走到大门口,从神奇的“七色花”上撕下一片蓝花瓣扔出去,就说:“飞哟飞哟,小花瓣 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让我马上到北极去。”她的话刚说完,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太阳没有了,变成了黑夜。珍妮穿着夏天的裙子,光着脚,孤零零的一个人到 了北极,那里冷极了,到处是冰雪。“哎呀,好妈妈,我冻死了!”珍妮叫着就哭了起来,可是眼泪马上就成了冰柱。珍妮忙用冻僵的手指,抓起“七色花”。撕下 一片绿花瓣,扔出去,大声喊着:“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马上让我回到院子里。”她的话刚说完,就到了院子里了。

她看到院子那边,女孩子们在玩各种各样的玩具:有小轿车,大皮球,还有会唱歌的洋娃娃。珍妮越看越喜欢,心想:“我要叫他们看一看,到底谁的玩具多。”她 从“七色花”上撕了一片橙色的花瓣,扔出去,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叫全世界的玩具都归我吧!”

这下可不得了啦,玩具从四面八方向珍妮拥来。一只只美丽的洋娃娃跑来了,千千万万辆大卡车、小轿车“嘟嘟嘟嘟”的开来了;那数不清的花皮球蹦蹦跳跳地赶来 了;还有自行车、飞机、坦克、积木......许许多多玩具都来了,把大街、院子、屋子都堆满了,一直堆到屋顶上,可还是堆着、堆着......“够了够 了!”珍妮吓的抱着头叫了起来。可是,没有用,玩具还在不断的涌来。珍妮连忙撕了一片紫色的花瓣,扔出去,很快的说:“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 我做哟!叫所有的玩具赶快都回去!”于是,所有的玩具立刻都不见了。
珍妮朝“七色花”一看,只剩下一片花瓣了。

“哟,我把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连一点的快乐都没有得到,多可惜呀!这最后的一片可不能随便乱用了。”
珍妮想着,走到大门口。看到一个小男孩坐在门前的板凳上。他那圆圆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又和气又好看,珍妮很喜欢他,就走过去问:“小朋友,你叫什 么字?”“我叫威嘉。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珍妮。我们来捉迷藏吧?”威嘉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不行,我的脚有毛病,只能坐着,我真想跑着玩,可是没法 子,一辈子就这样了。”“多可惜啊!”珍妮同情的望着他。忽然,珍妮想起了那朵神奇的“七色花”。她非常小心地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然后把那最后的一片青 色的小花瓣撕了下来,看了看,又闻了闻,才松开手指,用好听的声音唱起来:“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请你叫威嘉健康起来吧!”

就在那一分钟里,威嘉快活地从板凳上跳了下来,拉着珍妮的手跑起来了。威嘉变的又活泼、又健康,他跑的真快,连珍妮也追不上,他们跑啊,跳啊,玩的可高兴啦~

lhj109 发表于 2015-3-8 13:18

目标是什么(二):大申的解读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10-15 11:13 编辑

"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
这音韵多美妙啊!
大申正学这篇课文。我让大申给我读,大申就读。读完了,开始写作业。
我来了兴致,不管大申写不写作业,问大申:“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用来做什么?”
大申头也不抬,随口淡淡地说:“多扯啊!不可能有七色花。”继续写他的作业。
思维的健康发展是要从环境中汲取营养的。
提早开发固然有问题,因为家长没有跟上孩子思维发展的进度而刻意规避给孩子提供所必需的营养,造成营养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尤其是在最初的四五年里,孩子的思维发展都没有明显的飞跃,家长在心理上已经习惯了“平静的生活”。
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发展突然来了一个飞跃,家长根本没有思想准备,仍然固执地给予“平静生活”的平常营养,造成孩子营养不足。

这是人类这个物种,在后代教育中最大的失误。
后果严重。
哦,斑爸的意思是这样的啊。

在我这里,理念=信念,是一些“不证自明”的命题。举一个例子。比如,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时刻尊重孩子的天性。这就是一个理念。理念无法证明,也不需要证明。
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年代,理念是不同的。比如,在西方中世纪,同样对于孩子的教育,流行的理念是:要用苦难来洗清孩子的罪......如果有这样的理念,就不难理解那个时候的小孩子所受到的苦难了。那个时候,在这样的理念下,“天性”是根本没有地位,直接无视的东西。
卢梭、蒙台梭利是反对这种中世纪教育理念、提倡我们现在多数人同意的理念的先行者。前者从理论上阐述,在知识界形成轰动。一个半世纪之后,后者接过接力棒,使之在大众中产生影响。在教育史领域,这两个因此而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

理论是基于理念的一系列列观念,是一个自洽完备的整体。
华德福、蒙氏教育是一些教育思潮。它包含作为基础的理念,作为整体的理论,和为其配套的具体教育手段和措施。
“理念”要是不同,问题就严重了。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与谋”。
孔子的话的意思就是说,对于操不同理念的人,最好相距远远儿的,什么都不用谈。

基于相同理念而产生的理论可能会很不同。这是因为,每个构建理论的人,都必须加入一些事实,才能构成完善的体系。
很显然,每个人手头的事实是不一样的。
另外,理论的差异还可能来自推理过程的瑕疵或者错误。

至于“思潮”,那就更加千奇百怪了
我的理解和斑爸正好相反:依据生物界“用进废退”的普遍性原则,在作为人生最关键的童年期,孩子的大脑必须“以最大的马力开动运转”。这种运转的结果,是形成了卓越的思维能力。
这个时期形成的思维的能力,将是孩子的一生所有的智力活动的基础。
如果儿童处于“单调”的环境,大脑处于弛豫状态,没有进行有效的运转,“废退”的原则一定会自觉起作用的....不管爸爸妈妈有多不高兴,它都会起作用。
规律,它就是规律。

对于“过度使用大脑思考和记忆”这句话,我主张尽最大可能让大脑运转.....可是,对于“记忆”,我比较迟疑......干脆说吧,我也不主张儿童“记忆”。

当然,此“运转”非彼“运转”,里面还是有微妙的差异的.....这个,在下面的故事里细说。

lhj109 发表于 2015-3-8 13:19

目标是什么(二):大申的解读和对“解读”的解读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10-1 06:30 编辑

申爸的《七色花》遭到了乐乐爸的吐槽....吐得完全有道理.....可问题是......问题是,这个故事,尽管很“扯”,也有它的价值。
下面就会看到这种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是否有必要存在?嗯,这是一个一问题。
有必要存在的东西,是否可以收入小学的课本....嗯,这也是一个问题。

话说当时。
我不死心,继续追问:“要是有呢?假如....”
"那是假的!‘假如’个头哇!"我打扰了大申写作业,大申就不耐烦地说。
大申的意思是说:没有“假如”,“假如”没意思。
我还不死心。
既然“假如”没意思,咱就不“假如”。
“咳!不就是说说么。要是你有一个朵七色花,你用它来干嘛?”我问。
大申懒的和申爸理论了,就说:“要是我有一朵七色花,第一个花瓣,我就说:‘再来十朵!’”

对啊。七色花不过是一种能力的承诺。既然它无所不能,那就用第一个花瓣,要来足够的能力承诺。至于怎么享用么....反正,手里已经握着有足够的承诺,将来,要啥都行。
我们拿起一片七色花瓣,扔出去.....现在要的,只是现在觉得重要的;人得过生活啊,有未来啊....未来的生活会让人产生新的欲望....那时的欲望,现在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这样的话,最聪明的法子,就是大申的法子:我弄到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在手里,至于具体要什么嘛...再说。

先把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就是一大堆七色花搞到手再说。

孩子呢,生来的时候,他带着七色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可孩子自己呢,他不会用。
爸爸妈妈手里拿着孩子的七色花,"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

这七色花瓣无所不能。现在,爸爸妈妈要什么呢?
每个爸爸妈妈都会不同。
我说申爸要什么吧:
我们爷儿俩一样:“先来十朵七色花!”
申爸只想要这个!

申爸只要想办法,把“十朵七色花”搞来,交到大申手里,就行了。至于他自己拿这堆花儿做什么,是像珍妮一样,无谓地跑到北极,刚一沾地儿,就忙不迭又跑回 来,白白浪费两瓣珍贵的七色花瓣;还是用来做像治好威佳的腿那么“有价值”的事.....那时大申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我只管做好我的事情,不去干涉大申的事情。

孩子天赋的七色花瓣呢,它保鲜期有限....等孩子长大了,保鲜期过了,就没用了。
花瓣儿留着不用,过期作废。
申爸现在就琢磨一件:咋能在天赋的七色花保鲜期过了之前,能够把七色花二代要出来,交到大申手里。让他自己高高兴兴地玩儿去。
大申九岁了,大申的花瓣已经开始枯萎。

十朵呢....即便弄来了...也不过70瓣。总有用完的时候。不过....是不是在用完之前,大申自己再用一瓣要十朵...那就是大申的事情了,跟申爸不相干。
问题是:什么是现实世界中的七色花?
那十朵怎么能弄来?

PS . 这个故事呢,得益于群里的朋友,共同完善,才讲出来的。申爸感谢丁爸、辰妈、菁爸、妞子妈提出的有深有洞察的问题、其他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
犹太民族有自己强烈的宗教传统。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没有根,四处漂泊。在别的民族眼里.......“寄居地”的别的民 族.....犹太民族神秘、富有、聪明智慧又独来独往.....因为没有根,本来应该被瞧不起的;可是偏偏这个民族又是如此地让人羡慕嫉妒,最后变成恨。
犹太民族最让基督徒受不了的是他们放贷。
基督教的教义禁止信徒放贷,基督徒又需要贷款,只好去找犹太人贷款.....借钱是要讲还的....有句什么话说来的:不要把你的钱借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借了,不但失去了钱,也失去了朋友。
就这样,犹太人失去所有的朋友.....
自然,在还钱人的嘴里,犹太人就都是“夏洛克”........莎翁那个著名喜剧中的要割人肉的高利贷者,就是一个犹太人。

lhj109 发表于 2015-3-8 13:20

再谈目标(一):打哪儿指拿儿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10-1 15:51 编辑
放牛班的女娃 发表于 2013-8-1 14:46
人生路太长,变数也很大,尤其是孩子,现在完全不知道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我想问一句申爸,如果大申将来没有按你设计的这条路线发展下去,完全没达到你教育的“目标”,你会有什么感觉?...


牛班女娃妈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大申没有按照我设计的路线发展下去,最终没有达到我的教育“目标”。
直到昨天女娃妈妈明确地指出了这个问题,我才想到:啊,原来这个事情,还可以这样想。

有个笑话,说有一个人,自称神枪手,枪技如神,百发百中。
别人不服气,就让他表演。
靶子放好了,神枪手瞄都不瞄,举枪就打。
第一枪,正中靶心,于是,神枪手就指着靶心,笑着说:“怎么样,打得准吧?”
别人只好点头称是。
第二枪,脱把了,子弹连靶子都没打中,把靶子后边的墙皮,打掉了一块。
别人就说,原来你刚才打中靶心,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遇上了而已。怎么样?第二枪露马脚了吧?
神枪手不慌不忙地指着弹坑说:“不对,我本来打的就是这点。我打得准吧?”
别人无可奈何地说:“原来你是‘打哪儿指哪儿’啊,不怪是神枪手。‘打哪儿指哪儿’,当然百发百中了。”

这是一个笑话。不过,它指出得道理,却一点儿也不滑稽。

申爸制定目标的原则就是:“打哪儿指哪儿”。
只不过,打的人绝不是申爸打,是大申。
我不是根据自身的信念和经验,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逼着大申往这个目标跑....这是“指哪儿打哪儿”的思路;我是观察大申,看大申往哪里发展,然后,把大申自然发展发展的目标,当做教育大申的目标。

既然是“打哪儿指哪儿”,自然根本就不存在牛班女娃妈妈说的问题。

我终于明白,大家对申爸将信将疑半信半疑全然不信抵触莫名的缘由了。
大概来自我的描述:大申天不亮就爬起来听成人小说,一听就是一天,到了晚上上等,还听呢;大申一周不落,听了两年的交响音乐会;大申满脑袋的原子弹曼哈顿计划爱因斯坦钱学森.....很多人从没听说的郭永怀,大申竟然知道....
这得怎么威逼,才能让一个六岁孩子做到这些啊!

大申知道郭永怀,只不过是故事中遇到了这个名字,表明他知道而已。其实,大申的小脑袋里,名字多着呢:郭永怀、钱三强、波尔、爱因斯坦、牛顿、法拉第、卢 瑟福、麦克斯韦、莱布尼茨、布朗、瓦特、德布罗意、焦耳、安培、特斯拉、奥本海默、费曼、普朗特、费米、周培源、朱光亚、伦琴、洛伦兹、波色、薛定谔、海 森堡、居里夫人、........多着呢。这些是申爸知道大申肯定知道的。肯定还有若干申爸不知道大申肯定知道,而他确实知道的。

可是,如果是威逼,怎么威逼,也做不到。威逼可以做到知道郭永怀,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知道这么多人。

稍微换一个角度,这么想一下:“想知道这么多人”,“需要知道这么多人”,是不是孩子的自然本性呢?会不会大申在六岁这个年龄,就想“往这里打”呢?
如果是这样,申爸只不过是“打哪儿指哪儿”而已。

lhj109 发表于 2015-3-9 12:04

智力
“智力”是个什么意思(一)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9-30 06:58 编辑
爱微笑 发表于 2013-7-18 21:33
呵呵,这个问题跟我疑惑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联的。即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和目标、基于对孩子有什么 ...


微笑妈妈........8好意思哈,先前把妈妈和爸爸搞错了......上来,直接点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目标是什么?
微笑妈妈有种直奔垓心,不为任何枝枝蔓蔓的小问题所纠缠的能力。
这种直指问题本质的能力,就是我所说的“智力”。
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我称为“智力发展良好”。

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郑重地提给微笑妈妈:你能够回忆起,你的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吗?
这是个需要仔细回忆,认真回答的问题哈....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

十分奇怪:
在成人世界,良好的智力无疑是一种“稀缺资源”.....就因为稀缺,所以十分“值钱”......
可是,对于孩子.....每个孩子天生的智力发育都是“良好”的....当孩子长到12岁.....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实际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孩 子的“良好智力”消失不见了,这些孩子预备好,行将归于成人世界中的“大多数”的大堆中去;只有剩下的个别的一些孩子......不知道什么原 因......被分到了“智力发展良好”那堆里边去了。

实际的情况,它就是这样的。
掌控人类发展的上帝,在智力发展这个问题上,似乎是在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让我们专注于主题....实际是让我专注于主题:
有两个问题。一个呢?是“什么是智力”,另一个呢,是“智力是什么”。

前一个问题很容易回答:
在八十年代末抛弃了铁饭碗,毅然下海的那些人,有良好的智力。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些人都成功了;
在零七年股市大顶的时候,清盘,入袋为安的那些人有良好的智力。后来,中石油从48块一路跌到了几块钱;
林毅夫有良好的智力。79年的时候,他就抱着几个篮球,游过台湾海峡,“叛逃”到大陆。因为他认为,一个巨大体量的经济体,经济将会快速发展.....在 发展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机会。他游过来抓机会。三十年后,他称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要是一直呆在在台湾那个小地方,林毅夫无论如何也到不了这个位 置....
.....其实呢,任何一种成功,它背后站着的那个人,都是具有良好智力的人.....不好再举例了。再举,会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胜者王侯败者贼”上面,而不是“什么是智力”上面。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具体事例,都是些大事例......要不,我们怎么能都知道呢.......可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和这些大事例没关系....我们 每天每天遇到的,都是些细碎的小事:要不要跳槽?工作有许多事项可做,做哪一个?2岁的儿子出现了“完全不符合社会的要求”的行为,要不要干预?

事情尽管小,那些“选择对了”的爸爸妈妈,也都是有“良好智力”的人。
让我们试着做一点儿归纳:
第一,智力和未来有关。不管怎么说,当下是混乱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混乱导致我们不知道当下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办,就乱“办”,导致丢失了当下。丢了当下,就丢了未来.......不确定导致很多人躲避未来这个问题:这才是所有人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二,智力是一种能力、是人的一种素质,这种能力和素质能够让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可惜,这些归纳,根本不足以回答“智力是什么”这个问题。

要搞清楚“智力是什么”,还得扩大视野,更换角度。

lhj109 发表于 2015-3-9 12:05

“智力”是个什么意思(二)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10-1 06:29 编辑

一提到智力,很多爸爸妈妈马上会想到IQ。一想到IQ,EQ跟着就来了。
可是,很奇怪,申爸自己呢?从来就没有理会过这两个Q....这一点,一想起来,申爸自己确实就感觉到奇怪....
为什么呢?

让我们退回到原点。

人类这个物种,很奇特的。
你看啊,一个人,22岁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呢,他才走入社会,开始赚钱,试着养活自己....赚得还不多,很多时候,赚的钱,自己吃饭都不够用。像华为那 种肯给一个大学毕业生10000块当起薪的公司,凤毛麟角.....那些进不了华为的,很多还得继续靠父母接济.....比如周末回父母家蹭饭,甚或自己 家不开火之类的。即便是很坚毅地自己承担起自己的吃穿住行的小夫妻,一旦到了他们有了后代的时候,还是需要蹭老人:请老人来给带孩子。

这22年里,人是最无能、最无用的.....看着你十个月大的孩子,还只能在地上爬,自己连站都站不起来。这时候,你想想:一只瞪羚生下来,十秒钟后就能在草原上飞奔.....不靠成熟的个体养育,一个幼小的人类个体很快就会饿死。
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物种的幼体,像人类的幼体这样,未成年期这么长时间.....想想看,22年对一头大象而言,那就是它整个一生的生存时间了.....
可是呢,在这颗星球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像人类这个物种一样,取得那么明显的生存优势.....人类的生存优势有些太强大了,强大到“想让哪个物种灭 亡,就让哪个物种灭亡”的地步,强大到人类要出手,“人为地”保护某些物种,不要灭绝.....自然保护区就是担负这个使命的。

这事实暗示着两层意思。第一层,在物种竞争、生存竞争这个层面上,人类具有某种其他物种无法企及能力。人类靠了这种能力,登顶成为万物之王;第二层,这种能力的发展、培养、成熟,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人类22年的抚育期,这么长的时间,就是用来干这些的。

这是些很明显的事实。在申爸之前,老早就有人开始留意到这个现象了。
从总体上看,人类优于其他物种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优势肯定不是来自体力上。人一定跑不赢猎豹,一定跳不高袋鼠,一定游不快海豚,耳朵赶不上蝙蝠、脚腿比不上斑马、牙齿比不过鳄鱼.....
可是,人类确实能够杀死任何一种凶恶强健的动物。
可是,人类可以发明火箭,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10个猎豹也跑不过那么快;人类可以发明蹦床,在那个上面跳。在地面上瞎蹦的袋鼠,打死它也跳不了那么高 了;人类可以发明潜水艇,海豚就游不了那么快了;人类发明雷达,可以看到千里以外的东西、发明汽车,跑;申爸家的事物料理机,对付那些鳄鱼咬不动的东西, 易如反掌.......
人类可以发明各种工具,借助于这些工具,赢过任何一个物种....这显然是不是体力,而是另外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有,别的物种,没有。

lhj109 发表于 2015-3-9 12:05

远大要在长沙弄个高楼。世界第一高。如果是世界第一高的话,让这个楼躺下,它应该有将近一公里长。一公里!你想象一下你家附近的路,一公里能走到哪里。然后,想象把这么长的路,竖起来。
一公里高,额的那个神呐!
搭这么高的东西起来,和你家宝宝搭乐高积木,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么高的东西,搭得起来,站得住不趴下,得需要仔细筹划:地基得打多牢固,才能不被上面的 高塔和里面人和物给压碎了;怎么才能把楼搭起来,又要结实还要快.....据说,远大就是发明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巧妙法子,才决定盖这么高个东西 的.....楼上边儿刮风,产生压力,怎么才能不让巨大的扭力把楼给撅折了.....要是地震的话....这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更多,更复杂.....
弄这个东西,需要人类有非常强悍的规划能力。
这种能力,只有人类有,别的物种没有。

嗯,人能办到很多事,动物不行。这已经是手边常识,对于我们来说,根本用去费心放进脑袋里想一下的常识:一群袋鼠搭不起一座一公里高的楼....袋鼠搭楼,我们想都懒得去想。

从总体上来看,人类和袋鼠类一定有某种本质上的差别,导致人类能搭楼,袋鼠不能。
这种差别一定来自人类的头脑。
申爸把人类头脑中造成这种差别的能力,叫做“智力”。

要退回到原点......要从物种的比较中,从总体上,从本质上来看,才能理解好“智力”。

当然,这还没有回答“智力是什么”这个问题。
不急,慢慢儿来。

lhj109 发表于 2015-3-9 12:06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二)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10-1 15:29 编辑
斑斑爸爸 发表于 2013-7-26 11:04
用度娘搜索了一下,“智力”的解释。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 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 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好像每种解释都有道理,但我理解上面提到的智力应该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简单的数学加减乘除,要听懂你给大申读的《战争与和平》,我觉得也需要很好的智力才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头脑中的“智力”。当申爸最初开始用“智力”这个词,来表示申爸想表示的内涵时,曾经有朋友强烈建议:申爸再发明一个词,以避免混淆。
申爸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最后决定,还是继续使用“智力”这个词为好,不必再发明新词。
最大的原因呢.....来自申爸头脑中的“智力”,和度娘来的“智力”,是一样的....尽管,可能和很多人头脑中的“智力”并不一样。

度娘里的“智力”,来自网友。
这位维护“智力”词条的网友,显然很有“智力”:这个词条里面的内容,不是他自己编写的,而是译自《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有些地方根据《心理学大辞典》做了调整。
前者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说两句后者。《心理学大辞典》是北师大林崇德、华东师大杨治良、西南大学黄希庭联手组织编纂,03年出版的。申爸和稀罕这本书,盖因其编写态度认 真.....不像申爸这里写帖子哈,错别字连篇,真是的....这电脑咋就这么不好使捏....这书的水平呢?也绝不低,这个缘故。

申爸要用“智力”这个词儿,就先得给这个词儿“正名”。
要不,我们嘴里说着“智力”的时候,脑袋中想着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鸡同鸭讲,永远讲不到一块儿去。

话说,人类想搞清楚,自己和别的物种比,取得优势的能力,本质是什么.....哦,就是“智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呢,我猜测,从人类一开始,就琢磨了....有文字之前....有了文字之后呢,这种琢磨的过程和结果,有幸记录下来,我们能看到。这种文字,各个古文明都有....中华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都有......尤其以希腊文明为多,系统。
起原因固因为人类的好奇的本性,更因为这个事情琢磨明白了,有巨大实用价值:就是在教育后代和怎么让自身更加具有“智力”上面。

可是,“智力”这个东西,真的很难琢磨清楚。
琢磨不清楚的原因很简单:人们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时间就这么过了若干个世纪。

到了1904年,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Edward Spearman)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
每个学者都发表论文的.....有什么不同么?
有的。
在人类对其自身探索的艰难历程中,斯皮尔曼的这些论文,石破天惊。
原因很简单:这些论文第一次给出一种思路....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思路:如何下手,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
斯皮尔曼的方法,就是观察“智力”在人群中的表现,然后,把不同的表现归类,用来寻找其背后的原因。
斯皮尔曼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现象,分析其背后因素和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用机械分析思路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我们都知道,在二十世纪初期,机械分析是灰常流行的。

不管怎样,斯皮尔曼的方法是科学的,站得住脚的。
斯皮尔曼很重要,让智力研究终于走出了哲学的思辨的阶段,走上一条坚实的路。

lhj109 发表于 2015-3-10 12:24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三):天才之前的一些乱七八糟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10-1 06:43 编辑

就在斯皮尔曼发表其智力分析思路的第二年,1905年,在法国,两位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

我不知道斯皮尔曼的思想启发了比奈和西蒙,让他们用斯皮尔曼的思路开发出量表;还是比奈和西蒙独立找到了思路又开发出工具....这是科学史上的小问题,申爸对这个方面不感兴趣。
申爸感兴趣的是:智力的测量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话说比奈和西蒙发表他们的量表六年之后,1911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智力商数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IQ。智力商数是个纯数字,没有单位。用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得到的数,就是智力商数。
心理年龄可以用比奈和西蒙的那个量表测量出来。

1919年,就在中国正在闹五四运动,折腾的时候,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到巴黎大学心理研究所,拜西蒙为师,协助比奈开发他的量表。
你可能会问:1905年,那个量表不是已经发表了吗?为什么14年后,还要“开发”?
实际上,测量智力的量表,一直到今天.....108年之后.....还在不断地开发。

有一首歌,叫做《漫步人生路》的,里面怎么唱来的?“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现。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这年青人很快就发现,开发智力量表这件事情,和这歌儿唱的情景,完全一样。
怎么回事呢?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智力”这个东西的“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我们换个对象,来理解这种“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今天,生态环境普遍恶化。
我们有理由去发明一个衡量标准.....生态环境指数......看某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恶化水平。有了这个标准,我们也能知道不同的地方的生态环境,比起来,哪个好,哪个不好。

你去问几百年前的人,他生存的环境中的生态环境指数。他说:“啊?这还要什么指数?我一看就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这是当然的,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态环境好,穷山恶水的地方,生态环境不好。
这个几百年前的人,还不知道分析清楚生态环境指数,要从哪里下手。

后来,有一天,人们忽然想到:可以数十平方米里面有多少棵树、有多少株草、有没有水,水面的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个昆虫,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一说出来,没有人不同意。
大家都认为这很科学。

lhj109 发表于 2015-3-10 12:24

于是,就有了四个指标的“生态环境指数”。

人们对“科学”是很信任的,这个指数又于环境有关,能衡量出环境好坏。于是,人们就根据这个指数,决定在哪里安居。
可是,很快问题就来了。
有个傻瓜,根据这个指数,把家安在了瘴气弥散的沼泽里边。送了命。
他为啥把家安在那里呢?
因为那里每十平方米里,树也多,草也多,水面大,昆虫多。可是,就是有对上述四种东西都无害,只对人有害的瘴气。

于是,吵架开始了:挺生态指数的科学家说,我们开发的生态环境指数,只是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我们开发的是生态环境指数,并不是宜居指数。
于是,生态环境指数的“科学”名声保留下来了。

老百姓呢?老百姓说,切!俺们屌丝不懂什么是“科学”。你们说你们的东西是“科学”的,是衡量生态环境好坏的。你们说沼泽里指数高。指数高就是环境好呗。我们屁民按你们说的,去了,死了。你们这些砖家,良心都被狗吃了。
老百姓是对的。
科学家知道老百姓哪里错了,可就是解释不清楚。事情发展到后来,越发严重,两个群体被定义为“群众”和“精英”,对立起来了。只要“精英”一开口,老百姓就吐槽。加上假砖家误导,还有标题党作乱,屌丝们只看标题,不看内容.......事情乱得一塌糊涂。

这个说得有点儿远了。
话说,“科学家”们知道,需求就是行动的指令。既然大众需求宜居指数,那就开发一个宜居指数。宜居指数就是在上述四个指标基础上,增加一个“瘴气指数”。

这边厢沼泽还没吵完,那边厢敦煌又吵起来了。
原来有人,把家安在离月牙泉800米的沙漠里了。

...........................................
如果考虑到,这个年纪的孩子,“读诵”只不过是“读诵”,就是玩儿,那么,就很容易理解应该给孩子读什么了。
孩子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点儿也不会有清新的感觉,就是音韵好玩儿而已;
孩子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点儿也不会有哲理之感,就是大声喊点儿什么,舒爽;
孩子读“念天地之悠悠”,也不会有什么苍凉悲怆,只是感觉不知道在说什么,嘴巴快乐。

这个.....当然,读熟了,在未来的日子......上边不同的东西,肯定会有什么不同的作用的。

lhj109 发表于 2015-3-10 12:38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四):天才之前的一些乱七八糟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10-1 06:47 编辑

原来啊,科学家们搞了一个什么叫做《中国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普查》的大型项目。在这项目里,西北部地区的宜居指数,得到了详细的测量,还出了书。
这本书里,明确写着,敦煌月牙泉附近的宜居指数是最高的。
这下儿不得了了。
整个儿甘肃......敦煌是甘肃的吧?应该是.....的人,都跑到宜居指数最高的地方盖房子.....谁不想把自己的家安在宜居指数高的地方啊?

话说,有那么一个人,他把房子盖在距离月牙泉800米的地方。
等房子盖好了,住进去,他发现,事情不对啊:这个鬼地方,开门就是沙子,吃水要到将近一公里远的地方去挑。这还不打紧,这鬼地方整年整年不下雨,种个草啊、蔬菜什么的,全干死。
这哪里宜居啊!

于是,这人就到微博上泣血哭诉:这地方不适宜居住,有图有真像,不让人不相信。
引来大量围观。路人都纷纷指责。大伙儿一想,什么地方儿错了呢?很明显么,那个宜居指数,真的是混蛋。这地方兔子都不拉屎,这事实很清楚,书上还说这地方儿的宜居指数是甘肃之最.....
宜居指数错了,没用。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科学家们也知道这件事情了,回来调查。
一翻原始记录,科学家们发现,当初,十平方米取样的时候,取的是月牙泉边上的十平方米。那当然了。那里有水,有草,有树,还有昆虫,一点儿瘴气都没有。算出来的宜居指数自然高。
于是,科学家们给科技部写了报告,直陈事情:这是月牙泉特殊的生态环境造成的误解。
同时,报告在科技部的网站上向社会公布,原稿存国家图书馆,任由大众检阅。
这很科学,科技部采纳。于是,官方还是采用宜居指数来衡量是不是盖房子。

大众呢?月牙泉事件发生之后,分化了。
分化成“狗屁派”和“指数派”。“狗屁派”认为什么宜居指数,纯粹扯淡;“指数派”认为,既然国家都承认,官方认可,这指数又有那么大影响,自然应该采用这指数,决定自家在哪里盖房子。
有一个小小的事实:“指数派”人多。为啥呢?那是因为,当初月牙泉事件的时候,使智能手机的人还不多.....就像今天用1390号码的人一样,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毕竟老百姓人多,先富起来的人少。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个事件,但是知道国家承认的标准。

话说这个宜居指数。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噪音很讨厌,就把噪音也纳入到宜居指数里边儿了....人们发现,PM2.5也是应该考量的、居住密度也是应该考量的、是否重金属超标,也是应该考量的.........
发展到今天,就很复杂了。官方仍然认可宜居指数,可这指数和当初的五因素,已经大不相同,面目全非.....很多因素,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社会上,“狗屁派”和“指数派”依然存在,时不时打架,吵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

lhj109 发表于 2015-3-10 12:38

有那么一种状态:享受着思考的乐趣(一)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3-10-1 15:52 编辑
千江一月 发表于 2013-7-30 10:01
我觉得这些先哲的看法惊人的一致,而且全都述而不作,不完全是他们谦虚。他们可能是真正认识了世界的本源,法尔如是。所以说出这个真相。但是这不是他们的创造发明,他们只是发现。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其实新大陆一直在那里,他就是说出这个事实而已。 ...


理想在嘀咕,我在这里写东西的动机是什么,楠楠妈妈指出先哲们的看法的“惊人一致”。
这两者,是有相当大的关联的。
我不知道先哲们述而不作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可以推测....但我确实知道我在这里写帖子的动机是什么:好玩儿,感觉爽。
乐乐爸爸也指出:“我觉得,也可以把思考视作享受,一种思维的乐趣。”

人们的行为,背后都会有一种动因,驱动力。有些驱动力来自自身、内部,有的驱动力来自环境、外部。源自内部的驱动力,我们叫它们内部动因;来自外部的驱动力,我们叫它们外部动因。
思考的乐趣,是最重要的一种内部动因。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部动因,是小学阶段孩子教育的核心问题。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