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
发表于 2014-9-20 09:36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9-17 10:17
(转帖)许小年: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
许小年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许小年到底说了些神马东东?他好像是搞经济的,难道也要将社会的进化史重新改写吗!如果中国自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那到底是个什么社会呢?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显然都不是,是否许小年要发明出第六种社会形态?
其实,当一个人看书多了,如果真能吸收其中的精华,就会做到返璞归真,回归于常识!
谁说中国的封建社会一定要和西方一模一样,笔者理解只要是基本条件满足即可:地主阶级及其代表皇帝,占用绝大部分资源如土地、矿山、河流;贫困的农民阶级,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当然是在地主阶级的统治下。
正如马克思主义,在西欧为马克思主义,到苏联为马列主义,到中国为毛思想,西方都是将他们看做同一理论。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同,理论在每个国家不可能以完全相同的面目出现!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9-20 13:54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9-20 14:28 编辑
卫河 发表于 2014-9-20 09:36
许小年到底说了些神马东东?他好像是搞经济的,难道也要将社会的进化史重新改写吗!如果中国自秦到清不是 ...
重要的是自由思考和自由表达
我写这个帖子,也算是一个读书笔记。初始目的,我只是想真实记录下我的阅读与思考,并和论坛上的网友一起交流。 自开贴以来,幸蒙许多网友和我有共同的爱好而多有交流。我也不揣浅陋尽其所能,抽出时间和大家一起交流心得,并不断更新帖子。 令我更高兴的是,最近,帖子开始受到不同意见的回帖讨论。 我本意,不想和不同观点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观点进行贴内讨论。因为在现实中,我曾经和许多人进行过类似的讨论,但因为种种原因,这种讨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我发现这样的讨论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中国的现实就是如此。 我对中国的舆论场也是时时关注,无论是左右之争、还是所谓的毛左与美分、五毛的话与公知言论,在有些观点上,大家似乎是几代的仇敌,完全不容于水火。这之间,历来缺少平和的讨论与绅士的风度,多的却是侮辱与谩骂。 我个人的观点是,思想领域里,许多时候没有绝对正确与错误。那些觉得别人错而自己对的想法,我觉得是可笑的。因此,动不动指责别人,动不动想统一别人的思想,我觉得是幼稚可笑的。 我希望我自己的思考独立而自由、我自己的表达也独立而自由-----这是我的权利,更是我的自由。 我一点儿不关心我的观点是否被别人认可,也不在乎别人对我的指责。 我因此觉得有些争论毫无意义,我也不和某些完全对立的观点进行讨论。 但即使我不同意有些网友的观点,我也完全尊重每个人思考和表达的权利。我也欢迎和我有不同观点的网友跟帖,对我的帖子进行批评指责,,,,,,,,,, 如果我有什么要求,那这唯一要的求是:这些批评与指责不要仅凭意气,更不要丧失理性。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温和、绅士、文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做不到这一点,也无所谓,我也不会在乎。 我既然写,就不在乎任何评论。 思想需要交流,需要碰撞,需要百家争鸣。所以,对于思想,重要的是自由思考、自由表达,重要的不是对错,当然也不是动不动就说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 更不用计较我们每个人是多么渺小。即使如草芥之微,,,我也有自由思考与表达的权利。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9-20 14:14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11-11 08:07 编辑
昨天,在我的重点关注里,发生了三件大事。
政治领域里,苏格兰公投结果出炉,苏格兰仍然留在联合王国内。
经济领域里,阿里巴巴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至当日收盘时,阿里巴巴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互联网公司。
在体育领域里,李娜宣布退役。
阿里巴巴的成功,我觉得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的成功,也是技术与创新的成功,但归根到底是自由竞争的成功。它比那些依靠垄断的国有企业的“成功”---如果那也算是成功的话,有着更真实的意义。那些国企们,无论其规模如何,盈利如何,对我们来说,都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对市场本身也没有什么好处。真正的自由竞争,才会形成社会进步,让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受益。 真正的中国式成功一再证明:越少的政府管制与干预,越多的自由竞争,民间的活力就更容易迸发,经济才会更有活力。
李娜是我喜欢的球员,她的真实,她的叛逆,她的个性,正是我喜欢的。李娜们的出现,也证明着社会的进步:无论多么步履蹒跚,毕竟社会的宽容度在提高,个性球员有了生存与成长的空间。许多时候,天才与个性是相伴相生的。没有了个性,其天才也会随之消失。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宽容,对于别人的个性,我们越来越支持,而不是拿着剪刀,把个性的枝桠剪去。
关于苏格兰公投,我从网上查询了一下相关的资料,找到一些和我观点相近的,转帖如下。
黎学文:苏格兰独立没成,英国是最大赢家,他向全世界示范了自己的自信与文明,颠覆了古老的武力主权模式,显示了一个真正文明古国对人权和民意的充分尊重。他用优雅的文明把那些动辄把坦克开到街上去的流氓国家钉到了耻辱柱上。
张雪忠:苏格兰及魁北克独立公投的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各部分,若能享有可靠的平等地位及权利,独立诉求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将大为降低。从人类历史来看,独立诉求经常是对政治压迫的反应。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表明:少数人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和滥用,往往是民族冲突和国家分裂的罪魁祸首。
左春和:苏格兰公投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它的意义在于证明人的天赋权利不容剥夺。人权高于主权,生命重于一切,自由选择是民主制度的必须,这已经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常识。别尓嘉耶夫曾经认为,在生命面前,在一切大地之上所谓的主权只不过是些骗人的鬼话。
叶隐:苏格兰公投统独,向世界做了一次民主国家如何处理主权冲突的示范:假设国家主权具有神圣性,不在于政党或政府宣称它具有神圣性,而在于人民的选择权。人民主权,是民主的第一要义,结果是好是坏的功利判断,属于次级问题。据实而论,苏独对大陆人民目前并无多少现实意义,却足以刺痛港澳台人民的心灵,毕竟他们曾经一次次心怀犹豫、恐惧和虚假期待。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9-20 14:22
再贴一篇关于苏格兰公投的。
卡梅伦的讲话为何感动英伦感动全世界?
信力建
举世瞩目的苏格兰独立公投终于落下帷幕,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公投结束后发表了这样一番讲话:“今天,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苏格兰人民的各种声音,我都听到了,听进去了。你们是我们的同胞,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一定会重视你们的关切。我们过去可能互相抱怨,互不信任,我相信你们也是为了苏格兰的明天会更好。让我们放空自己,放下包袱,为苏格兰,为联合王国为下一代的幸福,走到一起来!感谢所有投票的同胞,感谢独立派运动领袖的君子风度,感谢大家!”
卡梅伦的讲话如此贵族气质,如此绅士风度,感动了英伦三岛:苏格兰的独立公投,没有输家,只有双赢:苏格兰赢得了自由选择的尊严,英国避免了国家分裂。
卡梅伦的贵族气质和绅士风度也感动了全世界,更启发了全世界:苏格兰独立公投的和平解决,向世界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启发、借鉴和示范: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优雅的政治文明比任何武力、暴力更有效;只要政治家和社会各方尽到努力,太多棘手的政治问题都可以通过真诚对话、平等协商的办法得到和平解决。作为现代政治文明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曾产生过莎士比亚、洛克、牛顿、休谟、斯密、密尔、边沁、法拉第、瓦特、凯恩斯、邱吉尔、哈耶克等等世界级伟人的伟大国度,不列颠再次赢得了全世界由衷的尊重。
英国政治家和政府对苏格兰独立公投自始至终持尊重态度,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优雅的政治文明和强大的制度自信,体现了一个现代文明国家对政治伦理的恪守,以及对民意的高度尊重。尽管如此,苏格兰公投期间,对以卡梅伦为首的英国政治家而言,其日子用“度日如年”来形容当不过分——如果苏格兰“离婚”成功,英国人口将减少540万,国土面积减少三分之一,其世界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必然遭受严重打击。更遭的是:苏格兰一旦独立出去,难保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不效仿一番。如此一来,大英帝国就真的“国将不国,民将不民”了。这就难怪卡梅伦在演讲中谈到“你们离开英国那就真的永远回不来了。苏格兰人民们,你们真的想好了吗”时,竟哽咽难言……虽然女王发言人用轻描淡写的口吻表态:“任何认为女王想要影响公投结果的想法都是完全错误的”、“女王陛下坚信这是苏格兰人民自己的事情。”但作为一位深爱其祖国和人民的女王,其内心真实感受如何,只有上帝知道!
英国政治家和政府之所以对苏格兰的独立公投一直持尊重态度,是因为他们秉持这个政治伦理和价值观: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每个人更好地生活;国家存在的法理基础,是业经全体民众的同意。所以,决定苏格兰是否独立的权利,在于所有生活在苏格兰的人,因为那既是他们的切身利益所在,更是人之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正因为这种理性、豁达、包容、真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感动了中立民众,从而避免了国家分裂的遗憾乃至悲剧。同时,使“独”派心平意和地承认公投的结果——他们的“离婚”要求,赢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所以虽败犹胜。
苏格兰独立公投的和平解决,是世界政治文明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它最重大的意义,并非分裂危机降临之时,才通过理性、豁达、包容、真诚的态度解决危机,而是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多民族或多种族组成的国家中,唯有这样的政治伦理和价值观溶入到制度之中,这个国家才能避免分裂危机: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每个人更好地生活;国家存在的法理基础,是业经全体民众的同意;政府的权力,必须业经公民的授权;民族与民族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加盟共和国与加盟共和国之间,自治区域与自治区域之间,必须实现宪法和法律上的完全平等。只有这样,才是避免国家分裂的根本。换言之,未雨绸缪才至关重要!否则,当分裂问题降临时,纵然政治家和政府的态度再理性、豁达、包容、真诚,也将无际于事。——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举凡涉及到国家统独问题,战争几乎是唯一解决办法。苏格兰之前,在没有外力干扰条件下通过公投和平解决的统独问题的,只有挪威1905年脱离瑞典的公投,以及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离婚”的双边公投。有鉴于此,本文结束之时,极有必要重复下面一番话:
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优雅的政治文明比任何武力、暴力更有效;只要政治家和社会各方尽到努力,太多棘手的政治问题都可以通过真诚对话、平等协商的办法得到和平解决。
静待风起
发表于 2014-10-11 19:44
独孤9剑 发表于 2014-9-10 17:35
你看不
想看,你咋给我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11-5 10:23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11-11 08:13 编辑
近一个多月的读书情况
自完成本贴的上篇后,工作突然繁忙起来,无论是读历史还是其它书,都无法静下心来。
当心无法平静时,我喜欢的那些严肃的历史著作,便读不下去。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历史著作,我只断断续续的把剩下的《法国通史》读完,间或看了看傅国涌的《历史深处的误会》,翻了翻《全球通史》等,还看了其他的一些小说,,,最近在重新看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但总体来说,读书不多。
法国的历史中,最值得反复研读的,是大革命的历史,包括大革命发生前的法国社会情况。其实,大革命历经近百年、在革命目的基本完成、法国的民主共和民主政体基本确立后,其历史我觉得就没有什么特殊的了,,,和其他完成转型的国家一样,进入了一个平稳上升的发展阶段。这样的阶段,国家不会出现大的曲折和大的波澜,也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国家总体平稳有序,各利益群体都通过大家认可的方式争取自己的利益。
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无非是不同的个人、不同的人群,,不停的矛盾冲突而已。宪政国家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规则,能让这些矛盾与冲突尽可能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得到较好的解决。矛盾与冲突解决的过程,就是社会向前走的过程。因此,宪政国家,能在较少暴力的情况下,让社会往前走。
最近没有欲望读新的历史著作了,希望接下来再读法国通史中的法国大革命部分、全球通史、英国历史中13世纪后的历史---主要是宪政的形成史。
zaq123456
发表于 2014-11-5 13:21
不错,赞一个,反思历史就要知道真相,哪怕接近真相,尤其是近代史。
zaq123456
发表于 2014-11-5 13:23
走向共和俺也看了,跟教科书上的不是一回事。
liushengde
发表于 2014-11-5 13:50
是的,官方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
比如上古的尧、舜、禹的禅让就没一个是真的,都是残酷的夺权。
比如封神里的商纣王其实是一个明君..........
zaq123456
发表于 2014-11-5 15:24
liushengde 发表于 2014-11-5 13:50
是的,官方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
比如上古的尧、舜、禹的禅让就没一个是真的,都是残酷的夺权。
比如封神 ...
好像你知道似的
liushengde
发表于 2014-11-5 15:54
zaq123456 发表于 2014-11-5 15:24
好像你知道似的
哦,看这意思是你知道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11-7 21:30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11-8 17:23 编辑
尽管未来还在黑暗中摇摆,但有三条真理已经不言而喻。 第一条真理是,一股无名的力量正在驱使今天的所有人,这股力量可以被控制或者减缓,便绝不可能被战胜。这股力量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人们去摧毁贵族制度。 第二条真理是,最难摆脱专制制度的社会并不是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相反,恰恰是那些贵族制已经不存在或者已经存活不下去的社会。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国家、民族莫不如是。 最后一条真理是,在第二条真理所叙述的社会中,专制制度所能产生的危害是最大的。因为专制是最能助长这个社会中所有弊端的制度,在强大的专制之下,这个社会必然会随着它们原来的方向继续不停的走下去。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血统、阶级、职业和家庭的关系都将不存在,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个人主义膨胀到极致,公共道德被窒息。而专制制度不会和这种倾向做斗争,反而会让其暢行无阻,因为专制会夺走公民身上一切共同的感情、一切相互的需求、一切和睦相处的可能性和一切共同的机会。专制制度是一堵高墙,把人封闭在自己的生活和利益中。本来人们就已经只考虑自己,专制制度更让人们相互孤立;本来人际关系就已经浅薄炎凉,专制制度则让人们冷若冰霜。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一切都在毫无征兆地变化,每个人都费尽心思地往上爬,生怕自己掉下来;金钱成了区分地位的唯一标志,而且不断流动,金钱经过的每一个人和家庭,其处境立刻会变化,逼得人们拼命地攫取财富。 不择手段的致富欲望、对买卖的极端嗜好、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成了那种社会的普遍感情。这种感情渗透到每个阶级当中,甚至包括一些与金钱无缘的阶级。如果不能阻止它继续蔓延,整个民族都会在萎靡中衰亡。 但是,这种情感是专制制度最亲密的伙伴,它能让人们不再关注公共事务,一想到革命就恐惧战栗。只有专制制度才能带给人们庇护,听任贪婪横行,允许每个人竭尽全力地掠夺不义之财。 可以这么说,即使没有专制制度,这种情感也会很强烈,但是有了专制制度,这种情感便占据了统治地位。 相反,只有自由才是人类社会中各种弊端的天然克星,只有自由才能让社会不致于沿着斜坡一路堕落。事实上,只有自由才能使公民摆脱孤立,让他们相互接近。因为公民地位的独立性使得他们没有小团体可以依附,只能把自己融入到整个社会中,并且在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学会相互理解,学会与人为善。 只有自由才能让人们摆脱金钱崇拜,摆脱毫无价值的琐事,让人们时刻意识到、感觉到祖国近在咫尺,又高于一切。只有 自由才能够激发人们更强烈、更高尚的热忱,把人从享乐的梦境中惊醒,让人们拥有比升官发财更加伟大的理想。 是的,没有自由的社会依然可以富裕,可以强大,可以高雅,甚至可以辉煌;没有自由的社会依然可以宣告造就良好的私人品德,甚至还会出现虔诚的基督徒,因为基督徒最伟大的荣耀就是能在最恶劣的政府统治下造就最虔诚的基督徒,比如说罗马帝国最残暴的时代。 但是,请听我说,我相信在这样的社会中绝不可能拥有伟大的人民,而且我敢断定,在专制的社会体制下,人的心灵和精神永远得不到升华,只会不断下滑。(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前言)。 -----------前期,我看这本书时,对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不是很清楚。读完法国通史后,我了解了整个大革命的过程,重新再看这本书,感觉清楚多了。 昨天,又翻到这一段时,我惊异于作者的洞察力,看得我后背直冒冷汗。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11-7 21:31
zaq123456 发表于 2014-11-5 13:23
走向共和俺也看了,跟教科书上的不是一回事。
{:1_465:}{:1_465:}{:1_465:}
巅峰之吻
发表于 2014-11-8 14:19
{:1_489:}{:1_489:}{:1_489:}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11-8 18:43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11-11 08:01 编辑
,,,,,,,,,,,,,但是,如果我们拂去这些残渣,拨开那些帷幕,就会发现一个让人震惊的庞大中央政权。在大革命之前,权力分散于整个社会的各层权力机构、阶级、职业、家庭、个人,等等。而现在,它们全部被吸引到一起,聚合到中央政权的统一体中。
,,,,,,,,,,,,旧制度被打破之后 ,将催生出一个空前强化、空前庞大的新政权。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当时尚未被广大民众所察觉。但是,渐渐的,它的面目必然大白于天下。(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二章。)
棕榈树评论:同样的情况,我们也可对比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革命演变过程,,,,,,,,,事实上,我们国家的革命,,或者说是转型,还远未完成,,,,,旧制度之后产生的那个庞然大物,,,依然强大的存在着。
,,,,,,,,,,,,在某个时代,如果人们的观念尚未启蒙,那么即使是普遍适用的思想,对于他们而言,仍然是无法理解的;而在另一个时代,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同样的思想,只是露出隐约的模样,人们就能迅速领悟并且趋之若鹜。这也表明,一种思想要演进为一种革命,其前提是人们的地位、习俗、风尚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精神准备,唯其如此,这种思想才能深入人心,传播久远。(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三章。)
棕榈树评论:以上一段,也可以从我国的近代史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戊戌变法时七君子的命运、辛亥革命时的一呼百应,,,,,,,同样的思想诞生于不同的时代,可能有不同的命运,拿破仑说:“大革命是启蒙思想家的伟绩。“没有思想启蒙做先行,就不会有广泛的社会变革基础,,所以,我一再认为,思想进步,,,,真正的全民思想进步,才能带来国家的实质进步。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11-10 21:05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11-11 08:04 编辑
《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三章中,作者在谈到18世纪法国的全民大会时评论到:
“人民不是傻子,他们不会轻信这样徒有其表的自由。于是,各个城市的人民都不再关心城市事务,而是像一个局外人一般生活在自己的家园之中。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心中的那种城市爱国主义精神曾经帮助创造出种种奇迹,可是,现在,无论城市官员如何努力,都无法唤醒人们的这种精神了。人民不闻不问,即使是至关重要的城市利益也无法打动他们。在那些还在上演可笑的自由选举假象的城市,城市官员若是让人们去投票,他们宁愿坚持弃权。
,,,,,,,,,,几乎所有曾经摧毁自由的君主都试图粉饰太平,勾画出一种形式上的自由,他们自以为这样就可以稳住公众,让公众从道德层面上接纳专制的力量。结果,这种尝试基本上都告失败。上位者也很快就发现,要想长期维持这种失去了真实内容的自由假象,几乎是不可能的。
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1-10 23:29
{:1_489:}{:1_489:}{:1_489:}{:1_489:}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11-12 21:43
在评价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的情况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三章中说:“,,,,,,,,,,,自由的躯壳还在,但真正的灵魂已经被抽离了。最专制的政府居然也可以戴上某些最民主的面具,以至于压迫人还可以摆出一副温和的可笑样子,,,,,,,,,
,,,,,,,,,没错,居民有权选择他们的官员,但这种选举是如何进行的呢?通常是由总督为这个小小的选举团指定候选人,而这个候选人往往都能通过全票选举。还有几次,居民自发举行选举,结果总督轻易就撤销了选举的结果,并亲自指泒了税收员和理事,并无限期的终止一切新选举,,,,,,
,,,,在旧制度下,法国没有一个城市、乡镇、村社、济贫院、修道院、学院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各自的事务。,,,政府将所有法国人置于严密的管理监督之下。不管”蛮横“这个词当时是否被造出来,至少它的确已经是活生生的现实了。
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1-15 07:33
这样的好文章已不多了{:1_489:}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11-15 21:20
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1-15 07:33
这样的好文章已不多了
{:1_465:}{:1_474:}谢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