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25

亲切亲切拖后腿 发表于 2014-8-8 08:50
棕榈树贴读史的,我借地跟个自己读文的一段小总结吧。看看读文的是不是更少思索,更有趣?




有考究的感觉。。。不错。。。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39

小牛牛 发表于 2014-8-8 09:23
比如哪些??????

太多了。。
我只说自己部分读过的。。。国内费孝通。。台湾也有一些不错的专家的书。。。国外,我感觉韦伯,福柯,哈耶克的书比较典型。。。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40

飞翔的F1 发表于 2014-8-8 09:57
我爱读《史记》,太史公嬉笑怒骂皆文章。。。

那你文笔一定不错。。。。。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41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16:33
其实,我的兴趣也很广泛,但我希望我每个喜欢的都认真研究一下。前些年练书法,看小说,打扑克 ...

楼主读了梁的家书没有?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43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15:18
总体来说,中国的思想状况确实如您所说,属于万马齐喑,尤其是官方的角度根本看不到。但民间有的是,尤其 ...

棕兄,我愿和你探讨一下。。。
“社会的进步来源于民众的真正进步,”这句话如何理解?敬请指点一二。。。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48

亲切亲切拖后腿 发表于 2014-8-8 15:06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不是迷信别人,而是说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没有思想的火花,没有独立的思想在。

我来回答:“)
因为没有产生火花的土壤。。。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50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16:33
其实,我的兴趣也很广泛,但我希望我每个喜欢的都认真研究一下。前些年练书法,看小说,打扑克 ...

有个小建议:棕兄,不妨在社区成立一个读书小组。。。您倡导。。成员加入。。这样交流对象也多,思想也容易碰撞。。。不知兄意下如何?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0 21:27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41
楼主读了梁的家书没有?

没有读过梁的家书。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0 21:29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50
有个小建议:棕兄,不妨在社区成立一个读书小组。。。您倡导。。成员加入。。这样交流对象也多,思想也容 ...

我确实也有过这个想法{:1_465:},但我性子自由散慢,不爱操心,不太愿意张罗事{:1_465:}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0 21:31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8-10 21:33 编辑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8-9 00:43
棕兄,我愿和你探讨一下。。。
“社会的进步来源于民众的真正进步,”这句话如何理解?敬请指点一二。。 ...
为什么民众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从理论上说这个观点太枯燥,我试着简单的以例子说明我的看法。    一、民众是社会的基础,民众就是土壤,是环境,民众就是国家与社会本身。    有人说过,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事实上,政府不是凭空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更不是凭空产生的,政党与政府俱来源于我们普通民众。所以,我们民众的素质,其实决定了政**素质,进而决定了政府的素质。最大多数的民众,其实是这个国家的基础,民众就是这个国家与社会本身。    比如,帝制社会的民众,其思想上是不能离开皇帝的。如果一个朝代被推翻,只能是另一个朝代被建立,皇帝或者是事实的皇帝还会出现。而民主社会的民众是没有皇帝概念的,谁想当国家元首,都要通过我的选票。这个国家元首下台,我们再选一个好了。    所以,民主社会与帝制社会的区别,主要不在表面上的政府组成形式,而在民众的意识。    这就是说,是民众决定政府,民众就是国家本身。    一个美国人和德国人对话。    德国人说:你们美国真幸运,建国以来,从没有出现过希特勒这样的大独裁者。    美国人说:根本不是我们美国的幸运。就是希特勒当我们的总统,他也不可能干什么大的坏事,他照样会是一个合格的总统。    这形象说明了,一个国家,重要的是民众而不是元首。是当时德国的民众产生了希特勒。美国没有这样的社会土壤,当然也不会产生希特勒。    二、没有民众思想的提高,有些社会引领者只能是孤军奋战;相反,如果民众的思想已经在前,部分人想往回走,也只能失败。    我们来看看戊戌变法。当时举国上下,满朝文武,只有皇帝、康、梁等极少数人看到国家之问题、变法图强之必要,大多数人皆浑浑噩噩。这样一场变法,并没有民众的基础,它注定要失败。再往后看,往前看,中国的社会引领者,大多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帝制社会里,我们民众的思想因洗脑教育和思想箝制,基本上是原地踏步的,偶而有一两个觉醒者,其行为也会因为没有社会基础,而得不到支持。    相反,英国就不同了。英国从13世纪开始,就渐渐的确立了保障民权和限制君权的思想,后来逐步发展成民众的权利高于一切的思想。这样一种思想,是扎根于民众当中的。所以,各利益阶层经过间或战争而大体和平的逐步纠缠,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国。1760年,乔治三世继承王位。他受其母亲影响,一心想恢复国王的权力,实行君主专制。他在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打击议会,加强王权。但终其在位期间,也没能实现他的愿望。因为当时的英国,已不具备君主专制的基础。    同样的,我们可以想想袁氏称帝的事,这个就不多说了。    三、在重要的社会进步之前,必有思想启蒙。    先以晚清为例。甲午战败,以光绪、康、梁为首的维新泒虽然失败,但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问题之根源,许多青年开始海外留学,新思想开始被引入,开始流行,开始影响国人。这其实就是一个思想启蒙与思想渐变的过程,是一个民众进步的过程。然后才有武昌起义,才有民国的建立。    同样,欧洲中世纪,先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才会有民众的思想进步,宪政才会逐步形成,工业革命才会发生, 人类社会才开始进入现代文明。    谁说的,我忘记了:人类的思想前进一小步,人类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这个“人类”,显然指的是大多数的民众,而不是社会的引领者,不是那些先知先觉的哲人。    四、最大多数的民众进步了,土壤才改变,国家的进步才有坚实的基础。    我所理解的社会进步,是我们的个人权利意识不断觉醒、个人权利不断被确认与收回的过程。这些权利主要是天赋人权,就是自然权利,就是我们天生具有的权利。    再打个比方。    美国人是公民,他们有强烈的权利意识。专制国家大多数人还不是公民,并没有明确的权利意识。    假如一个公司,有100个人。这100个人当中,只有1个美国人,其余是专制国家的人。这1个美国人可能无法制约公司经理。公司经理就会类似皇帝,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有2个美国人,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3个、4个…………….甚至是几十个,都不能改变什么。    但如果有50个美国人呢?再多呢?这个公司的性质就会变,公司经理绝对不再敢为所欲为。    当这个公司的大多数人都是美国人时,这个公司的经理只能老老实实的干好他自己的事了。就像美国的总统,本人再坏,也干不成什么大的坏事。有那么多公民盯着,他不敢,他也没有机会。    一个公司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由专制到民主,毫无疑问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它会主动到来吗?    显然不会。    这需要每个民众明白自己是公民,明白自己的权利并捍卫自己的权利。胡适说,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    那是什么人建立起来的呢?    是公民。    所以说,真正的社会进步,来源于民众的进步,来源于大多数人由奴才、由顺民变成公民。这个过程,必得大多数人觉醒才行。    因此,民众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先知先觉的哲人们的引领作用。相反,那些哲人是伟大的,正是他们的引领,才逐步让普通民众觉醒。    我只是说,如果光有哲人们,没有民众的觉醒与跟随,社会不会取得本质的进步。    温加宝总理曾经说过,改革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但先要有民众理解你,认同你,然后才会支持你。只有民众的思想进步了,社会才会达成共识,才会走向大家希望的方向。

飞翔的F1 发表于 2014-8-11 09:14

明亡清兴,皇族以下皆奴才。根据牛顿第一定律,长此以往,惯性使然,至于今日。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1 20:52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8-11 21:00 编辑

       “雅典人啊,不要以为我现在是在为我自己而申辩,我是在为你们而辩……….因为你们要是杀死我的话,就很难再找到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盯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所造成的伤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是苏格拉底在受审时,为自己所做的申辩中的一段。    这种狂放不羁的思想,是希腊人所独有的,至少就其普遍和激烈程度而言是如此。世俗的人生观也是希腊人所独有的,他们坚信,人活着最主要的事就是完满展示自己的个性。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五章第三部分-“古典时代的希腊文明”          看到这一段时,我不禁想起吴梅村的《病梅馆记》。我们中国人从来不能忍受个性,我们向往的是大一统。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无论是家庭还是政府,都是剪刀手。大家不停的挥动手里的剪刀,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个体,慢慢就整齐划一了。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3 09:10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8-13 09:12 编辑

      罗马皇帝哈德良于122年出访不列颠行省,又提出建筑“长城”,以阻隔北方不列根特斯人南下与南方不列根特斯人结盟的策略。122年-128年,罗马人修筑了一道从泰恩河口到索尔韦湾横贯一起岛的石泥混合城墙;公元143年,罗马人又在从福斯湾到克莱德河口的地方修筑了一条长37英里的土墙“安东尼长城民”。公元210年,罗马皇帝苏维鲁斯加固了“哈德良长城”,直到4世纪末,罗马人仍没用这个长城作为防卫工事。
      哈德良长城和阿格里古拉城堡为为不列颠南部赢得了300年的安宁,使它分享到罗马帝国的和平时代。
    棕榈树评论:许多思考者在谈到中国封闭的原因时,对中国的长城多有批评,认为那是中国封闭、不思进取的证据。但看了了这一段,我觉得,在近代以前,相对文明的社会在面对蛮族入侵时,除了强大自身、威慑敌人不敢入侵外,采用这种“长城”来抵挡,也不光是我们中国人的独有做法。另一个古老文明,罗马帝国也做了同样的选择。看来,单纯批评长城看来是偏盖全的。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5 11:17

      英国通史---在谈到罗马在公元55年对不列颠的征服时,阿萨-而里格斯在1983年的《英国社会史》中写道“无论罗马人出于何种经济政治动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播‘文明’。或者如塔西陀说,是‘促使一个迄今为止因分散、野蛮而崇尚武力的民族突然间心甘情愿的变得平和、安闲起来’”。
    棕榈树评论:在二战之前,入侵与征服是世界各地经常发生的事。这样的征服我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落后文明依靠武力入侵征服先进文明,这种情况在《全球通史》里被称为“蛮族入侵”,各大文明几乎都遭受过;另一类是先进文明征服落后文明。这种征服方式有武力征服,也有文化征服。
    从全球历史来后,征服当然会发生血腥与暴力,相关国家的人民有时会生灵涂炭。但我们自小受多了僵化的教育,往往对事情不能全面分析。就说征服与入侵这事,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至少带来的是民族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征服,更是给落后的文明带来新的活力。
    封闭会造成落后,一个强大的文明必须是包容的,是开放的。有时一个文明封闭过久,被先进文明强行征服,对落后国家的人民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呢。
      以此观之,晚清时代,世界各大强国对中国的行为,我们很可以重新审视与分析,大可不必完全相信课本里说的。

行天下 发表于 2014-8-15 12:24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7-29 22:01
私信给我你的QQ或者邮箱,我发给你电子版。

你好,能给我发一份吗?谢谢。邮箱地址l   liu19740406@126.com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5 14:15

行天下 发表于 2014-8-15 12:24
你好,能给我发一份吗?谢谢。邮箱地址l

已发,请查收。

行天下 发表于 2014-8-15 20:36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5 14:15
已发,请查收。

十分感谢。

购平房 发表于 2014-8-15 21:13

佩服楼主
能静下心来读史书,楼主堪称论坛第一人
非常难得
非常佩服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6 22:07

购平房 发表于 2014-8-15 21:13
佩服楼主
能静下心来读史书,楼主堪称论坛第一人
非常难得


{:1_502:}第一人之称,可万万不敢当。:em63:
正如网友“亲切亲切拖后腿”所说,论坛真是“藏龙卧虎”,只是我喜欢表达而已。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6 22:38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8-16 22:43 编辑

      总而言之,蛮族入侵给那些盛极之后就停滞不前而且似乎注定要消亡的古典文明以致使的打击。这使我们联想起现今世界上残酷的轰炸,它摧毁了摇摇欲坠的古老建筑,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在其废墟上重建起更为现代化的城市。(罗伯特·洛佩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8章,古典文明的终结开篇前引用。      ****************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全球通史》说,四大古典文明在面对蛮族入侵时,所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中国北部和印度南部虽遭蹂躏,钽仍保持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文明;中国南方和印度南方,因与游牧民族相距遥远而幸免于难;拜占庭和波斯帝国势力强大,足以击退侵略者;而西方却长期屡遭日尔曼人、匈奴人、穆斯林、马札尔人和维京人的侵略,因而其古典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就比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远为严重。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破坏正是导致西方在近代走在世界前列的根本原因。因为在旧文明的废墟上能够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需求的文明。
       棕榈树评论: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我是今年上半年看完的。我自己的感觉是,作者就如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一样,是站在非常高的高处,来俯瞰整个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甚至是未来。在推荐序里说到,这部书自问世以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全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通史类作品。有人把此书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霍金的《时间简史》、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等并列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
      在我迄今为止读完的历史作品中,这是最让我敬佩、最让我着迷的作品。看完这本书后,我一度感觉,中国的历史实在没有什么阅读的价值,要想看清未来,这部《全球通史》告诉了我一切。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棕榈树读史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