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kong115 发表于 2014-7-31 12:01

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新中国三十年、胡适口述自传。帮我发下。先谢了。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7-31 12:31

meikong115 发表于 2014-7-31 12:00
赞一下棕榈树观点,多角度看历史很重要。从不同的历史中看人文,看当时的人的思维方式;挺有意思的。古话: ...

{:1_465:}已发,请查收。

meikong115 发表于 2014-7-31 12:35

多谢!晚上读书,白天融入生活!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1 08:45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8-1 08:55 编辑

唐德刚的历史
      在我读过的这些历史中,首次感觉如当头棒喝、扭转我历史观的,毫无疑问,是唐德刚的历史。      他的《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新中国三十年》,我看了以后,几乎颠覆了我以前全部的历史观。      唐德刚的历史,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他虽然也非常重视史实、引用史实、叙述史实,但其行文,却诙谐幽默,文中每每旁征博引,上下千年纵横,让人读来每觉心喜,每觉荡气回肠。      他最著名的一个观点是历史三峡论。      他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从战国时期到秦帝国,大概经过三百年,核心转变见于三个基本制度的变化:一、政治上废封建,立郡县;二、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三、学术思想上由百家争鸣转为独崇儒术。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      唐德刚认为,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新的中华文明定型也必然有文化─社会─政治体制三方面的转型:一、政治上化君权为民权;二、经济上化农业经济为工商业经济;三、学术思想上化控制思想为开放思想。他由此演绎出一个综合的文化概念──第一次转型是造成“行同伦”的社会,第二次转型则是行为不再同伦,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多元化的社会。      其实,只要是上过学,我们就都学过历史。但显然,我们学校课本上的历史,只是一个角度下的历史。无论这个角度怎么样,对于我们了解真实的历史,它是有很大局限的。      如果了解历史仅限于课本,那无疑于盲人摸象只摸到一条腿,便以为大象长得像树了。      唐德刚的历史,让我第一次系统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中国近代史。从此,我开始意识到,历史可能不只是课本里说的,它还有多种观察角度,我应该多角度去了解,绝不能盲从任何人和任何权威。      我把自己的兴趣逐步转移到多角度看历史上来。在各种各样的观点中,在对历史的探索与现实的关注中,我渐渐超越了自身。我不再为一己的不幸悲伤,不再为眼前的事情迷茫。      有时,我觉得,在历史的大潮中,个人的命运殊不足道。
      我用悲悯的眼光看着整个国家,,,,看着这个不幸的古老的民族蹒跚走路。
      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大部分人埋头走路,根本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2 09:08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8-4 10:01 编辑

      {:soso_e156:}      西楚王国(项羽)将领季布,战场上曾经数度追逐刘邦,使刘邦受到很大的惊恐和羞辱。项羽死后,刘邦下令特赦季布,任命他担任宫廷禁卫官(郎中)。季布的同母老弟丁公(名不详)也是项羽的将领,彭城(江苏省徐州市)之战时(参考前205年),他追捕刘邦,马蹄到处,短兵器已可刺及,刘邦情急,向丁公乞怜说:“我们两个,都是一代贤才,为什么不能相容?”丁公遂手下留情。等到项羽覆亡,丁公晋谒。刘邦下令把丁公带到军营,巡回示众,宣布他的罪状:“丁公当项羽的部下,却不忠于项羽,使项羽丧失天下的,就是他。”然后诛杀。刘邦说:“使后世做人家部下的,再不要效法丁公。”
      司马光曰:“刘邦从丰沛起兵,网罗豪杰,招降纳叛,数都数不完,等到登极称帝,却只有丁公受到惩罚,什么原因?因为进取跟守成,形势不同。当群雄转战疆场的时候,人民并没有固定的领袖。只要前来投奔,就一律接受,理所当然。等到已成了皇帝,四海之内,都是臣民。假如不强调礼教仁义,臣民们仍心怀二志,谋取政治暴利,国家岂能长久安定?是以用大义作为标准,向天下人显示:只要你是叛徒,连新领袖都不能容你。用背叛领袖的手段,去结私人恩德,虽然饶了自己一命,仍然以不义相待。杀一个人使千万人恐惧,刘邦的谋略,岂不深远?子孙们享受天子权位400余年,理应如此。”
      刘邦杀丁公,是一种最卑鄙的“引蛇出洞”型的严重忘恩负义,不过三流权术,目的只在阻吓“后世”的人起而效法丁公!然而,没有多久,陈豨就向丁公看齐,接着英布也向丁公看齐!而刘邦反而巴不得陈豨和英布手下的将领个个都是丁公。数千年来,丁公这类人物,多到动用电脑都数不完,司马光太高估了杀丁公的效果。刘邦的子孙当皇帝400余年,另有原因,任何专制帝王或任何独裁头目,都没有能力控制他死后政治情势的发展。刘邦刚翘了辫子,便出现了吕家班局面,杀丁公的效应哪里去了?(《柏杨曰》78---刘邦杀丁公)

      棕榈树评论:从小阅读的各类中国历史也算不少了。但正如唐德刚先生所说,过去的史家论史,从“太史公曰”到“臣光曰”,都只是孔门一家的框框之见。而49年之后的历史,以马列之教条,又多党派偏见和故意隐瞒,更少可观者。而柏杨先生从他现代多元文化背景出发,以现代民主、法治以及人权的新标准,去阅读评论历史事件,试图探寻中华民族苦难的根源,这是另一种更具现代视野的历史观察,是要表达柏杨先生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历史的领悟与感受。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阅读历史,不应仅仅局限的古代人的视角,读《柏杨曰》,我似乎与先生同呼吸。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4 10:00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8-4 10:04 编辑

了解美国       {:soso_e129:} 唐德刚的历史打开了我的思路,使我的思维逐步明朗。我继续大量阅读历史类书籍。我试图从更多角度了解历史。      接下来,记得我看的是端木赐香的《那一年我们挨打了》、《那一年我们又挨打了》。这两本书分别描写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始末,让我知道了课本以外更多的观点。      不得不提的是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我第一次看,是在2005年冬天,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看了不下三遍。这是一部全景式的近代史展现,从甲午战争前夕直至二次革命。后来,这部电视剧在正式的媒体上不让放了。想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当得一看。      随着历史阅读越来越多,我逐步实现着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的愿望。多角度的看待同一事物虽然不能保证得到正确的结论,但经过分析,至少能更接近真相。      看多了历史,我自然而然的开始思考:我们的国家为什么老是陷入到治乱循环里不能自拔?在辛亥革命后,那么好的历史时机,为什么我们没能从帝制顺利转向宪政?近二十年,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全面退步,甚至是加速退步?      这些问题困扰着我,有很长时间,我找不到答案。后来我想,为什么不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如何避免治乱循环、能较长时间保持进步与上升的呢?      这样,美国作为二战至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引起了我最大的兴趣。我要了解美国,看看这个国家的历史,看看她的国家管理方式,看看是怎么回事。      就开始搜集关于美国的书籍。      最先进入我视野的是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我也是先从网上下载了看。不过,这部书是纯粹学术类书籍,再加上译者多是直译,使得这部书非常不符合我的阅读习惯,看起来非常费力。即使后来我买了正版书,也不能很好的阅读,断断续续几次,都不能完成。不过,这部书对我的影响已经足够大了。我了解了美国诞生的背景,美国的社会民情,美国的法治精神等等。      真正让我深入了解美国的是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包括《如彗星划过夜空》、《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      林达的这个系列,可读性非常强,毕竟是华人写的。从这一套书中,我知道了更多美国建国之初的历史细节,建国先贤们以怎样的思想设计着这个伟大的国家,并以无比绅士的精神最先管理、引领着这个国家前进。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国家权力运作方式,三权分立的架构及实现,宪政制度对公权力的制约、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当然,还重点讲述了美国人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历史,美国人的宗教精神与法制精神是如何引领着这个国家向着更高尚的方向前进。      后来又看了任东来等的《美国宪政历程》。这部著作专门讲述了美国从建国之初至今的大案要案。并分析了不同时代的案例造成的巨大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美国的宪政进步。从书中,我对美国人的法制精神与整个社会的纠错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知道了,正是有了权力制衡的制度设计与国民对平等自由的不懈追求,使美国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的解决问题,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让这个国家不断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而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对一些问题有了细节化的描述。在对民主与宪政有了原理性的了解后,再看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补充。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7 08:43

      这几天,闲来无事,重新看电视剧《走向共和》,看到戊戌变法。边看剧中情节,边想课本历史里、《晚清七十年》里、看过的其他对此阶段历史的描述,边思考,边对照现实,真是感慨颇多。

天下美食 发表于 2014-8-7 10:13

{:1_464:}{:1_489:}{:1_513:}

GOWITHWIND 发表于 2014-8-7 10:31

知道真相又能怎样?屈原投江了、司马迁被阉了、苏格拉底被鸩杀了、布鲁诺被火刑了,知道的越多越痛苦。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08:14

GOWITHWIND 发表于 2014-8-7 10:31
知道真相又能怎样?屈原投江了、司马迁被阉了、苏格拉底被鸩杀了、布鲁诺被火刑了,知道的越多越痛苦。

{:1_465:}嫩说的是。但一旦知道光明,对光明的向往就不可阻挡。没有人喜欢黑夜,习惯黑夜只是因为没有享受过光明。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08:22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14-8-8 08:23 编辑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我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才看完。    这是一部恢宏的著作,作者为斯塔夫里阿诺斯(美)。相比于国内传统的历史书,它提供了另一种观察历史的视野。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试图全景式的描写人类发展的历史与规律。其语言极其简练,其思想极其深刻。有时,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包含了非常多的信息,能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我已经习惯了带着怀疑的目光去读书,但这本书所阐述的思想与内容实在太过深刻与广泛,得多读几遍,才能慢慢的看明白。    黑格尔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这是《全球通史》里引用的话。我刚看到这句话时,有醍醐灌顶之感。这也几乎是我前几年隐隐约约的想法。   黑格尔这句话,应该更多的是指中国的思想与精神方面的历史。如果是指这方面,至少从秦至清,甚至更晚,中国确实没有什么历史。有的只是无休无止的治乱循环。   人的思想进步是极其缓慢的,相反,物质与技术的变化是快速的。   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我们的居住环境可能从茅屋到高楼大厦。我们的出行方式可能从步行到汽车飞机,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却有可能仍然停留在茅屋时代,原地踏步。      不过,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开始有了变化。尽管在权力者有意识的洗脑教育灌输下,及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下,当前许多人的思想依然停留在百年前甚至更早,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思想开始超越传统,具备了现代意识。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每次划时代的技术进步,都会推动人类社会往前走一大步。而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至今,最令人激动的技术进步莫过于互联网了。    有人说,互联网是上帝送给中国人的礼物。我深以为然。
      互联网让信息的传播变得难于控制,每个人都能从互联网上获得越来越多样化的信息。
      而专制的基础就是控制,尤其是思想的控制。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国家,信息一旦无法控制,人的思想便会多元化,越来越多人便会摒弃旧的,获取新的。实际上,这就慢慢的瓦解了专制的基础。我们国家的社会转型,必然会借助于互联网加速到来。
      刚立秋,气温开始降低,风也开始凉。想起秋瑾就义前吟的诗:秋风秋雨愁煞人,我也是心中无限思索,就胡乱写下来。      指敲键盘,眼盯屏幕,胡思乱想,不知所言。

亲切亲切拖后腿 发表于 2014-8-8 08:33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7 08:43
这几天,闲来无事,重新看电视剧《走向共和》,看到戊戌变法。边看剧中情节,边想课本历史里、《晚清 ...

那天,和孩子背诗时说起了苏东坡,接着说起了王安石,然后说到了商鞅,说到了谭嗣同。古往今来,变法的没有一个好下场。相比而言,胡服骑射、明治维新,反而是这样外来的、专制推行的变法,能够贯彻始终,行雷霆手段,忍一时诟病,才能成就万年基业。

亲切亲切拖后腿 发表于 2014-8-8 08:39

本帖最后由 亲切亲切拖后腿 于 2014-8-8 08:43 编辑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08:22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我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才看完。      这是一部恢宏的著作,作者为斯塔夫里阿 ...

古代虽然专制,但是还有思想存在。老、庄、墨、儒、法家,一代代大儒,五四思潮,甘于清贫,受得住寂寞。现代中国再发达,有几个真正的学者?互联网上思潮虽然多,有多少愤青?有多少人云亦云?现在的现状,我觉得不是权利、专制造成的,而是物欲造成的,才有了所谓砖家、教授,放眼中国,还有谁能兀兀穷年,灯光漂白四壁,穷经皓首?

亲切亲切拖后腿 发表于 2014-8-8 08:50

本帖最后由 亲切亲切拖后腿 于 2014-8-8 15:07 编辑

棕榈树贴读史的,我借地跟个自己读文的一段小总结吧。看看读文的是不是更少思索,更有趣?:em63:


大明宫词里有一段著名的皮影戏《采桑女》,在剧中反复出现,那简单而直面心灵的情节,舒缓而深情的对白,配上女子十二乐坊名为袖影的背景音乐,带着岁月的怅惘,带着催眠的力量,看的人如痴如醉,回味不已:

。。。上天只报应痴愚的蠢人,我已连遭三年的报应。为了有名无实的妻子,为了虚枉的利禄功名。看这满目春光,看这比春光还要柔媚千倍的姑娘,想起长安三年的凄风苦雨,恰如在地狱深渊里爬行。。。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汉刘向的《列女传》,之后被编写成汉乐府词《陌上桑》得以广为流传,原词略有差别: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原词写的的是罗敷采桑陌上,路过的使君见其貌美,出语调戏,被严辞拒绝的故事,写的是气节,只见犀利,不见风情。
      后来从这个陌上桑故事衍生出的戏曲很多,京剧《小上坟》、《秋胡戏妻》、《五家坡》、《汾河湾》里都有雷同的情节。
      其中《秋胡戏妻〉最为接近故事原貌,讲的是鲁国大夫秋胡(山东人!)在外为官二十余年,回家途中遇其妻罗敷,久别多年,互不相识。秋胡见罗敷貌美,加以调戏耍笑。罗敷愤而逃回。及至秋胡抵家,罗敷始知那人就是自己之夫,羞愤自缢。这个故事里看到的是欲望,简单而直接,更接近民间的男女观念和传统道德观:
    秋胡:[原板]他在那楚国配鸾凰。我劝他归家他不往,撇下了大嫂守空房。你好比皓月空明亮,又被乌云遮住了光。大嫂好似花中蕊,卑人我好比采花郎。桑田之内无人往,学一个织女会牛郎。
罗敷:[快板]听一言来怒满腔,胡言乱语心不良。你若在此胡乱讲,     管你叫你[散板]贪花的浪子死无有下场!
      另外一出《小上坟》也是喜剧,说得是济南府(又是山东人!)秀才刘禄景上京投考,别家多年。妻肖素英在家苦守,且婆、公双双逝去。一日给公婆上坟,遇一官吏来临,几经盘话,方知是结发夫妻。此剧双角戏极具诙谐,身段动作神彩飞扬,曲调为柳枝腔,旋律简单,唱词也朗朗上口,听来极为欢快。看唱词:
      肖素英:想当初,我儿夫,上京时,他本是,十七八岁读书生。
                  到如今,你回来,满脸上,长胡须,好不丑人。
      刘禄景:想当初,上京时,我的妻,她本是,十七八岁裙钗女,
                  到如今,我回来,满脸上,长皱纹,好不吓人。
      肖素英:有皱纹无皱纹与你何情?
      刘禄景:有胡须无胡须与你什么心疼?

      从汉到唐,从古到今,不同的版本,一个流传不尽的故事,说不完的总是男情女爱,看不完的总是悲欢聚散,那背后的人生,或幽怨,或凄凉,间或夹杂着一点星光一样的幸福,就藉着那一点凉光,哭着笑着走下去。而这故事的不同版本,就是传统文化的多样所在,美之所在,越考据越惊奇,越比对越有趣。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08:54

亲切亲切拖后腿 发表于 2014-8-8 08:33
那天,和孩子背诗时说起了苏东坡,接着说起了王安石,然后说到了商鞅,说到了谭嗣同。古往今来,变法的没 ...

我自己觉得,我目前读历史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行比较分析。
除已经读的外,我目前正在读《法国通史》、《英国通史》。
在我单纯读中国历史时,历史、现实、未来确实让人绝望。当我读完《全球通史》时,我感觉自己原来是站在山下看风景,而《全球通史》让我站得更高,可以俯瞰许多东西。
我为了更好的进行比较分析,我才继续细读《法国通史》、《英国通史》。
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英国与法国最具代表性。前者基本以和平改良为主,后者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革命。我想仔细看看,这两个国家是怎样一回事。

亲切亲切拖后腿 发表于 2014-8-8 09:00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08:54
我自己觉得,我目前读历史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行比较分析。
除已经读的外,我目前正在读《法国通史》、《 ...

{:1_481:}忧国忧民啊,敬佩一个。男同志思路还是开阔些。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09:09

亲切亲切拖后腿 发表于 2014-8-8 08:50
棕榈树贴读史的,我借地跟个读文的吧。看看读文的是不是更少思索,更有趣?




前些年,我也特别喜欢读各类文学作品,但随着近几年对社会、经济、尤其是历史阅读越来越多,我对中国传统的悲欢离合、勾心斗角故事越来越没有兴趣。
生活本应是简单而快乐的,正是这种酱缸式的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复杂、悲苦。
陈丹青说,他在美国大街上,看到的是一张张没有被欺负过的脸,,,,,,,,
我们的大街上,是什么呢?为什么呢?
现实虽然复杂,但我渴望简单的生活,,我追求阳光而文明的生活。

棕榈树 发表于 2014-8-8 09:14

亲切亲切拖后腿 发表于 2014-8-8 08:39
古代虽然专制,但是还有思想存在。老、庄、墨、儒、法家,一代代大儒,五四思潮,甘于清贫,受得住寂寞 ...

何必要求别人?何必迷信专家?我们自己的觉醒才是最重要的。

真顺心 发表于 2014-8-8 09:18

{:1_489:}{:1_489:}

小牛牛 发表于 2014-8-8 09:23

嘻嘻大树 发表于 2014-7-29 22:54
建议看些社会学方面的书。。。。

比如哪些??????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棕榈树读史札记